第七届太和文明论坛国际关系分论坛:世纪变局中需要多边主义合作
时间:2023-09-19 来源:新闻网 人浏览 -
人民网北京9月15日电 第七届太和文明论坛国际关系分论坛近日在北京举行。与会嘉宾围绕“国际格局与秩序演变中的挑战与机遇”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讨。当前,世界格局与秩序加速演变,国际地区局势风云变幻。大国竞争加剧,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地区冲突负面影响外溢,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令全球安全与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持续增大。身处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十字路口,和平还是战争、共存还是对立、互依还是撕裂已成为人类社会无法回避、亟需作答的重大现实问题。
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会长吴海龙在主旨发言中表示,当前中国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中美对抗冲突,拥有的最大机遇是中美和平合作。中国希望与美相互尊重,和平共处,携手合作,造福两国及世界,但美国却将中国视为“最大挑战”“最大威胁”“最大竞争对手”,不择手段地打压遏制中国。美国其实承受不起与中国全面冲突对抗的代价,美方若真心希望改善中美关系,就应改变上述错误做法,回到中美元首巴厘岛会晤共识,与中国一同找到正确的相处之道。
巴西驻华大使高望表示,当前世界正处于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未来还会有很多需要各国携手应对处理的问题。巴西将于2024年担任G20轮值主席国,这或能成为一个好的开始。世界各国及国际金融机构应善用G20平台夯实合作,在制定政策时进行多方磋商,以达到求同存异的结果。
中国日本友好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驻日本大使(2010-2019)程永华指出,近几十年来,亚洲坚持走开放发展、合作共赢的正道坦途,但也面临冷战残余,安全机制缺失,部分国家干涉他国内政、制造地区分裂对抗等因素的困扰。应看到,亚洲各国命运休戚与共,共荣共生,一国安全不能以损害他国安全为代价,一国的繁荣不能以损害别国利益为前提,而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发展倡议恰恰为地区和平稳定和发展繁荣提供了根本遵循。亚洲各国应统一共识,加强团结,以更高水平的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抵制冲突、对抗、遏制、脱钩,共同实现本地区长久和平稳定,携手推动本地区持久发展繁荣。
巴基斯坦驻华大使莫因·哈克指出,当前世界面临多重问题,为应对挑战,世界各国应通过对话,携手解决分歧冲突;支持以联合国为基础的国际体系,重建互信机制;提升全球治理的包容度、透明度和有效性,以应对复杂的跨国挑战;摒弃保护主义,促进全球主义合作;推动可持续发展,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扩大跨文化交流,弥合矛盾。世界各国唯有加强国际合作,践行多边主义,推动可持续发展,才能在国际变局中找到方向。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委员、中国驻意大利兼驻圣马力诺大使(2013-2019)李瑞宇指出,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作为世界两大力量、两大市场、两大文明,中欧加强合作意义重大,这不仅将造福中欧人民,还将为世界和平发展做出重大贡献。未来,中欧应相向而行,扩大合作领域,深化合作方式,构建更稳固的合作基础。同时,中欧还应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经济发展、应对全球问题、加强全球治理等方面加强交流合作,为世界和平合作繁荣做出更大贡献。
南非驻华大使谢胜文表示,过去二十年,发展中国家实现了令人瞩目的经济增长,国际经济重心正不可阻挡地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发展中国家加强彼此合作是国际变局的一部分,国际社会应允许发展中国家基于其历史、文化和文明道路,寻求本国发展空间;推进多边主义和全球和平,通过双赢合作推动所有国家的包容发展;推动全球经济复苏,降低气候变化和新灾害造成的影响,实现全球共同繁荣。
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史忠俊指出,国际形势错综复杂,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东盟与中国关系及合作应走在时代前列。为此,东盟与中国应继续加强战略对话及互信,深化经济一体化进程,追求创新驱动增长,凝聚民心。
中国太平洋经济合作全国委员会常务副会长、中国驻捷克大使(2014-2018)马克卿表示,中欧双方应在止跌企稳基础上推动中欧关系继续向好发展。双方需要客观看待彼此,回归伙伴关系。要看清中欧没有根本战略分歧和冲突,应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及热点问题。要不断扩大双向贸易投资关系。要妥善处理双方矛盾分歧,通过建设性的对话沟通减少误解误判。
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会长欧伦斯表示,在历经多年动荡后,美中重启高层沟通渠道,以控制分歧,减少误判。双方应重建互信,恢复人文交流,就经济、国家安全等核心利益问题进行讨论,以避免“脱钩”伤及两国关系基础。相信两国能再次携手合作,确保太平洋两岸人民的和平繁荣。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