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新闻眼丨从这16个字,读懂习近平广西考察的战略部署
时间:2023-12-20 来源:新闻网 人浏览 -
“我昨天结束对越南的国事访问,直接来广西考察调研。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将更有利于广西的开放发展,壮美广西前景光明。”12月14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南宁良庆区蟠龙社区考察时,向社区各族群众谈起这次广西之行的时机和考量。
继南宁考察之后,总书记当天下午在来宾重点调研了什么?15日在听取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汇报时,总书记作出哪些重要战略部署?《时政新闻眼》为你解读。
△视频丨习近平在广西考察
01
“桂字号”的致富“蜜”方
12月的广西来宾,日均温度约20℃。高达3米的甘蔗尽享温暖与湿润,接连成片,涌动起绿色的波涛。这里是我国蔗糖主产区,“高个子”、“黑皮肤”的甘蔗成为当地百姓的致富“蜜”方。
1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专程赴来宾考察。他先后来到来宾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黄安优质“双高”糖料蔗基地和东糖凤凰有限公司,了解甘蔗良种繁育、种植收成、糖产业发展等情况。
△广西来宾。(总台央视记者范凯拍摄)
产业发展好不好,首先要看源头。在甘蔗基地,总书记察看万亩甘蔗林和机械化作业收割场景,听取基地情况介绍。
来宾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主要位于兴宾区凤凰镇,主导产业为优质高糖、高产糖料蔗,是全国首批、广西首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远眺甘蔗基地。(总台央视记者郭鸿拍摄)
来宾市依托园区内的国家区域性甘蔗良种繁育基地,在凤凰镇牛角村委黄安村率先实施良种化、规模化、水利化、机械化模式,建成来宾首个万亩“双高”糖料蔗基地,辐射带动2.5万蔗农增收致富。2022年,全村人均种植甘蔗收入达1.5万元,1000多人实现稳定增收。
总书记走进甘蔗林,详细了解甘蔗良种繁育技术要领,同蔗农、农机手和农技人员亲切交流。他祝愿乡亲们的生活像甘蔗一样甜蜜。
△广西来宾甘蔗林。(总台央视记者杨波拍摄)
看完产业的原料源头,再看产业的加工利用。
总书记随后来到来宾东糖凤凰有限公司考察。公司位于来宾市凤凰工业园区内,始建于1989年,现有员工400余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85人。
△来宾东糖凤凰有限公司。(总台记者沈庆拍摄)
总书记进入生产车间察看制糖工艺和作业流程,在公司展厅了解糖业产品种类及市场份额和发展趋势。
经过不断技术改造,公司的日榨量由最初的1000吨提升至目前的1.2万吨,提升十余倍,年产白砂糖11.7万吨。这里生产的一级白砂糖,连续17年获评“全国产品质量优秀奖”。
△甘蔗深加工产品。(总台央视记者石丞拍摄)
离开企业时,总书记对前来欢送的员工们说,食糖是重要的副食品,大家为此辛勤劳动,为千家万户送去了“甜蜜”。希望大家不断学习新技术、采用新工艺,为糖业发展作出新贡献。
△来宾东糖凤凰有限公司内的甘蔗原料停放区。(总台央视记者范凯拍摄)
02
“解放思想、创新求变”
15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南宁听取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汇报,并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解放思想、创新求变,向海图强、开放发展”。这16个字是读懂此次广西考察的重要关键词。
先看“解放思想、创新求变”。
两个月前,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曾强调,“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扬长补短、固本兴新”。此次在广西强调“解放思想、创新求变”,既是针对广西一域的要求,也有针对全国大局的考量。
△甘蔗深加工产业链及产品展示。(总台央视记者钟锐拍摄)
从广西一域来看,作为战略位置重要的边疆民族地区,总书记对广西的高质量发展始终高度关注。
2021年4月,总书记在上一次赴广西考察时,提出“四个新”的要求,摆在第一的是“在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
去年10月,总书记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强调“五个更大”,第一个是“在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上展现更大作为”。
上一篇:中央组织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司法部联合举办全国律师行业党组织书记培训班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