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怀征讨马家军,毛泽东:全歼,不接受投降
时间:2021-01-13 来源:新闻网 人浏览 -
前一段时间,网络上对于“西北王”马步芳这个近代历史人物,对其“重新定义”的争论,不绝于耳。有军事爱好者在马家军的驻地青海省赫然发现了矗立起一座“马步芳”公馆,里面的论述竟然大行褒扬马步芳当年“利国利民”的善举,而丝毫没有论述其当年暴行之事。
一个早已被历史盖棺定论的历史人物,被美化逆袭成为“禁毒先驱”“环保义士”“抗战英雄”,赞美之言不绝于耳,仿佛说的不是人,而是一个神,一个完美无缺的圣人,这不禁让笔者哑然失笑。
虽然说马步芳的这些善举不是空穴来风,但是这丝毫掩盖不了他更为残暴,和充满劣迹和血债的暴行。对于这个争议人物,笔者并没有“落井下石”的意思,只是尽可能地做到还原历史。
关于马家军集团的一切,有过褒扬但更多的是对其暴行的唾弃。军史专家和军迷无非对其的行为分成了两大派,一派是:马步芳曾经抗战有功,不应全盘否定;而另一派则是:残暴屠杀红军战士,尽行惨无人道,违背人性暴行,这种人就应该让他不得翻身;
其实马家军犯下此等行径,跟他的历史渊源有很大的关系,特别是对于我们的中原文化,可以这么说,马家军军事集团战斗力极为彪悍,但跟战斗力明显不成正比的就是文化,说得通透一点就是马家军的覆没跟没文化的关系大了。
其中吧、令笔者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情是马步芳携子马继援前往南京觐见蒋介石。蒋介石对马步芳介绍:“这是犬子蒋经国。”马步芳闻言一愣,顶头上司的儿子叫犬子,狗儿子;为了表示自己儿子比犬子更加的卑微,不假思索地说道:“这是驴日的儿子马继援。”
不得不说,马步芳他为了避免自己在西北的地位根基,为了避免成为北伐的刀下亡魂,不惜对蒋介石大献殷勤,为人处世确实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否则也不可能在西北纵横几十年,成为一代凶名赫赫的“西北王”。
而马步芳军事集团的覆没就不得不提当年的西路军。当年红军在陕北胜利会师后不久,随即派出以红5军、红9军、红30军为主力的西路军2万余人,在徐向前总指挥的带领下意在打通前往苏联的交通要道,但是遭到马步芳集团数十万部队的围攻,西路军基本全军覆没。
图|董振堂
图|孙玉清
两个军长阵亡分别是5军军长董振堂,他的首级被砍,成为马步芳的战利品;9军军长孙玉清,由于宁死不降被大刀砍杀。还有30军88师师长熊厚发在重伤的情况下被绑在炮筒被活活震死;而徐向前和30军军长陈世才和少数人则历经层层追捕才得以返回了井冈山。
而这支西路军部队里面还有1300余名红军女战士,隶属于妇女先锋团,这群平均年龄还不到20岁的红军女战士基本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却惨遭马家军的玷污和蹂躏;而男战士却惨遭活埋或者杀害。当时,由于战况激烈不少红军伤员都希望马家军能顾及国际主义人道精神,给予照顾,但马家军则没有丝毫顾虑的全部杀了。
这也为后来马家军的覆没埋下了祸根。红军在经历反围剿、改编八路军抗日,革命战争后,12年后的1949年我军终于腾出手来收拾这个与中国工农红军有过不共戴天之仇的马家悍匪,彭德怀亲率第一野战军剑指大西北,就在攻打马家军时,毛泽东究竟有没有发出:“全歼,不接受投降!的命令呢?
图|部分西路军红军女战士
图|红军女战士
在深挖这个问题的开始,我们先了解一下,能把全美械的国民党军都打得溃不成军的解放军,为什么对马家军如临大敌,不仅让解放军副司令亲自挂帅还派出了战斗力超强的第一野战军,而且还有杨得志的华北野战军的18、19兵团参与,这就不得不从马家军的历史说起。
一说西北马家军,读者首先联想的就是三国时代的马腾和他贵为五虎上将之一的儿子马超,三国时代的西凉也就是后世的大西北,同样的地盘,同样的马姓。虽然笔者找了许多史料也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三国时代的马姓跟现代的马姓有没有关系,但这绝对不影响马步芳以此为荣,就算再孤陋寡闻也不会没听过在同一块地盘叱咤风云的马孟起吧。
三国的马氏一族,戎军边关在少数民族众羌族中,地位显赫。当年马腾作为一方诸侯,登高一呼,数十个羌王出兵拥护,在凉州大西北绝对的土皇帝的存在。而后世的马步芳虽然没有登高一呼的能力,但在西北同样是土皇帝的存在。
图|马占鳌
马步芳的马姓跟中原地区的马姓不太一样,源于默罕默德,在古代称为马哈默。他的马姓是糅合了中东文化再结合西北的特有文化所产生的。所以说中国部队的复杂程度,马家军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它既有游牧民族的凶狠好斗,又有宗教影响下的洗脑式灌输悍不怕死,还有封建势力的迂腐。
不说远就拿就近地说,被誉为“晚清四大中兴”名臣的左宗棠就曾在西北跟马家军的奠基人马占鳌干了一架,这位湘军名将罕见地被马占鳌率领的回族义军杀得大败,但是马占鳌是个明白人,他觉得跟清政府打持久战铁定是自己失败的,所以后来就直接归顺清政府了。
其实左宗棠率领的湘军已经是精锐了,但是面对马占鳌的回族义军明显地落入下风,当一支部队拥有信仰时将变得非常可怕,而且还是边民,骨子里的倨傲不逊再加上信仰再加上特有的少数民族骑射的马上功夫,左宗棠虽然是轻敌冒进导致的失败,但其实并不冤。
图|训练刀术的马家军
不得不说马占鳌是个狠人,他先是向清政府上缴了4000匹马,1.4万长矛,然后又捆绑了十位族中后起之秀,同时也自带枷锁负荆请罪以表诚意,请求招安。
但值得注意的是,左宗棠同意了马占鳌的归顺,但却在之前拒绝了同时姓马的马化龙的归顺要求,有读者朋友解释下吗?
左宗棠何乐而不为,所以这位乱军叛党的首领摇身一变就成了官军,跟清政府一同经历了八国联军,等起起落落,后来清政府没了,他们也就成为了一群害群之马,分散成众多小马势力在西北你争我夺,西北有对于地盘十分热衷的小马们,注定今后都不会安宁。
虽然曾被中央皇权招安,但是中原的文化其实并没有对他们起到丝毫的教化作用,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大大的失败,当时清朝的重心在中原和沿海这些富庶之地,对于贫瘠的西北自然不重视,这也为后世的马家军胡作非为、凶狠残暴,视性命如草芥埋下了伏笔。
后来中原大地烽烟四起,西北同样遍地狼烟。到了民国时期,军阀割据、民不聊生;西北一场大混战之后,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逐渐形成后世的三足鼎力之势。青海以马步芳为首,宁夏甘肃以马鸿逵、马鸿宾称王,俗称“青马”和“宁马”。
马步芳自从做了青海的土皇帝之后,不但被国民党政府加封为国民党中将加上将衔而且是新编第二军军长,日子过的是极其的荒淫无度,甚至连自己的亲侄女都不放过,至于国民党,只要不触碰到他的底线,他就拥护国民党,而他的底线就是地盘。
而当年的西路军,执行中央军委赋予的“以在河西创立根据地、直接打通远方”的命令,此举无疑是触碰了他的底线逆鳞,河西可是马步芳的发家的根本。所以他一边叫嚣:
“宁死一万人,不失一寸地”
一边动用的全部的财力和兵力以支持他的12.5万大军连番对西路军2万余人进行磨盘般的血战,此时的西路军兵力不及马家军的六分之一,经过4个月的血战,西路军遭遇红军建制以来少数的惨败之一。
图|西路军战士遗骸
西路军组建出征2万余人,阵亡7000余人,被俘后杀害5600余人,此等罪行笔墨难书。连当时的国民党将领冯玉祥都看不下去了,要求马步芳停止无休止的屠杀。为了营救被包围的西路军,延安当时还成立了援西军,由刘伯承率领,只是未等到达援救地点就传来噩耗西路军基本全军覆没的消息,后来转由收拢残兵。
到了抗战时期,马步芳作为国民党将领也是参与其中的,而这个也是现在有些人想替他翻案的最大理由。当时马步芳曾出兵三个旅共8000余人,赴国民党第八战区参加抗战九年。
最为称道的是在某次战斗中马家军骑兵某旅被日军包围,在基本全军覆没只剩100骑兵时却宁死不降,集体投河殉国。而这一壮举在抗战之后,也被国民党大肆宣扬,而马步芳也被国民政府称为“抗战有功之臣”,并且部署马家军担任我陕甘宁边区根据地的封锁任务。
图|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彭德怀和政治部主任甘泗淇
面对恃宠而骄的马家军,总得有人来好好地教训他一顿,这也就引出了彭总率一野挺进大西南,解放大西北的吞天豪迈之势。当时我军南渡长江,国民党精锐悉数被灭,而马家军则地处边远,主力尚存,1949年6月国民党胡宗南率部退至扶风、宝鸡、凤县地区,而马步芳、马鸿逵则退至邠州、长武地区。
说来胡宗南也是挺可怜的,现在的国民党精锐基本被灭了,国民党政府也基本名存实亡。马家军也不用顾虑太多了,他被顶在了前头,两马在后面不远处紧盯着他,生怕他跑了。现在“两马一胡”,都想借助对方的力量阻止解放军解放大西北。
马家军和胡宗南先打谁呢?这是当下解放军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图|马家军骑兵
对于和第一野战军的战士们来说,他们肯定恨不得马上就拿马家军开刀,让他们为当初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想当年西路军的先辈们惨死在马家军手上,如果堂堂正正战死沙场,马革裹尸那是壮烈牺牲,他们无怨无悔,但马家军对我军女战士和无抵抗能力的伤员残忍的实施野兽行径,他们冤啊,此行径实乃天理难容,此仇不共戴天。
但这一切都要以大局为重。19495月26日,毛主席致电彭德怀:
“以你现阶段兵力可以打胡,但不可以同时打马,欲要同时打马,必须等杨得志18、19兵团同时开到,方有把握。”
6月中旬,杨得志兵团拍马赶到,彭德怀第一野战军采用“钳马打胡,先胡后马”的作战方针,首先集中力量与胡宗南决战,然后与青宁“二马”决一死战。而作为钳马的杨得志兵团,毛主席十分关注,特意发电彭德怀并转告杨得志:
“兵团必须马上西进,迫近“两马”筑工,严防“两马”回击。并郑重提醒杨得志,千万不可轻视‘两马’。否则,必致吃亏。”
图|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胡宗南
7月11-14日,彭德怀击溃胡宗南部于扶风、眉县地区,歼敌4.4万余人,胡宗南率残部退至秦岭地区。而马家军则退至平凉地带,根据战场态势第一野战军随即决定在平凉地区跟马家军主力决战,但是搞笑的是,两马之一的马鸿逵发觉马步芳有保存实力的嫌疑,于是命部下撤往宁夏,马鸿逵一跑,生怕解放军秋后算账的马步芳连忙撤往兰州。
不得不说两马的结局在此时已经注定,生死存亡还互相猜疑,尚不知唇亡齿寒,败亡或许就在一念之间了。
随后,中央军委随即发出命令:
“暂缓解放大西北,集中力量歼灭马家军。”
但可以看出,就在此刻指令也没有提到不接受投降,只是提出歼灭马家军。彭德怀随即命令周士弟兵团两个军封锁胡宗南残部于宝鸡、西安一线,另派10个军追击“二马”,追击部队随即在20天的时间里,奔袭1000华里,把马步芳堵死在兰州城内。
图|我军把旗帜插在兰州城墙
后来就有了著名的兰州战役,其实马步芳逃入兰州心里还是不太怕的,他一面电报胡宗南,马鸿逵引诱他们前来解兰州之围,声称要组成统一战线,吸引和消耗解放军主力,两面夹击于解放军在兰州外围,并告诉他们谁都别想跑,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另一方面他想利用兰州易守难攻的地形实施固守,并口出狂言:
“兰州是攻不破的铁城!”“彭德怀胆敢进攻兰州,本署以诱敌于有利地形与之决战,凭天然屏障于既设阵地,举全力而歼灭之。”
而马步芳所言也并非全是虚言,1949年8月4日第一野战军发布进攻兰州的作战命令,其中兵分多路,野战军第一兵团则前去抄马步芳的老窝临夏。
截止的8月21日,我军进攻兰州受挫,马家军依靠有利地形用猛烈炮火负隅顽抗,我军伤亡不小。彭德怀果断终止的进攻,并要求参战部队总结经验,仔细侦查地形,研究军事战术,待机进攻。得知进攻受挫的毛泽东也发来电报:
“马步芳既然决心守兰州,有利于我军歼灭该敌。为此,必须集中3个兵团全力于兰州战役,一次不行就两次,直至歼灭马军和解放兰州。”
彭德怀相应调整部署,而这时候好消息也传来了,彭德怀派出的野战军第一兵团顺利的解放了马家军的老巢临夏,像马家军有着浓厚地方军阀特征的军队,一下子是军心大大的动摇了,兵无战心,将无斗志。
马步芳感觉大大不妙,急从兰州前线抽调两个骑兵旅回防西宁,从而减轻了解放军进攻兰州的阻力。马步芳这时候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急忙电告广州国民政府命令胡宗南、马鸿逵前来解围。
图|马鸿逵
这下子马鸿逵算是逮着机会了,他跟马步芳积怨已久,落井下石这事情做得是得心应手,最后,马鸿逵勉强拼凑1支贺兰军进驻宁甘边境,坐山观虎斗,看大戏。至于胡宗南,看着封锁自己的解放军,欲哭无泪,我拿什么去救你,自身都难保了。
现在马步芳算是体验到当时西路军被围攻无援可救的境地了,兰州已经大势已去,马步芳随即在8月24日带着家眷狼狈的乘飞机飞重庆去了,他让那个驴日的儿子马继援继续指挥兰州战役,并在临走前勉励儿子:
“要发扬前赴后继的传统”坚守兰州,要“马勺炒大豆,至焦至了”。
25日,解放军发起总攻,见势不妙的马继援在当天就把指挥权交给了下属马文鼎,自己化妆逃跑了,而且和他的驴爸一样对部下来了个临别赠言:
“枪埋起来,等待时机继续反攻”。
图|兰州人民喜迎解放
战役打到现在,兰州解放已经是板上钉钉了,而纵观整场战役,不得不提一下马家军在此场大战役暴露出的最大问题,虽然说兰州是座易守难攻的坚城,但对于不善防守的马家军来说简直就是鸡肋的存在,摒弃了自己擅长机动运动战的优点,下战马干起了防守的事情,这买卖怎么看也不划算。
而我军呢,最高统帅彭德怀恰恰是擅长大兵团攻坚战的军事奇才,此消彼长,马家军的覆灭就在情理之中了,整场战役,作为进攻方,我军以8700余人伤亡的代价歼敌2.7万多人,消灭了马步芳集团主力,打开了进军青海、宁夏、新疆的门户、大捷。
接下来就是隔岸观火的马鸿逵了,马鸿逵这厮倒也是个狠角色,制定了“放水、放火、打光”的计划。对外宣称“虽留一兵一卒,也必须作战到底”,但搞到最后,自己拉来的强援马鸿宾起义投诚了,自己的部队兵心涣散,基本都投降了。
那么投降的士兵究竟怎样了呢?真的如网上所言,全歼!不接受投降吗?读者继续看下去便知。
图|杨得志和马鸿宾
马鸿宾是马鸿逵的堂兄,曾在抗战时期表示拥护中国共产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主张,曾在绥西一线同傅作义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
而在此后毛主席的《兼取政治方式解决西北地区》的电报中说过:
“欲求彻底而健全有迅速的解决,必须采用政治方式,以战斗方式的辅助。现在我军占优势,兼用政治方式利多害少。”
从这可以看出,毛主席是希望可以政治解决西北问题的,所以全歼,不接受投降一说简直就是子虚乌有。而后来解放宁夏的杨得志兵团的做法也大大的验证了,电报的真实性。
随后,在我军的争取下马鸿宾有了起义的念头,杨得志随即即派第64军军长曾思玉为全权代表,向马鸿宾发出“欢迎起义”通知,承诺第81军起义,解放军保证该军全体官兵的生命和私人财产的安全。
图|起义
随后在9月份,64军军长曾思玉代表解放军19兵团和马鸿宾的儿子马惇靖代表国民党第81军,在中宁县城签订了和平解放的协定。第81军改编为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独立第二军,马惇靖任军长。
至此,平定大西北进入尾声,而对于全歼!不接受投降的谣言到此也是不攻自破了。正所谓的谣言止于智者,其实这个谣言明眼人一看细想,就觉得这不可能,毛主席根本不会下这样的命令。
毛主席是马列主义的践行者,人民也深爱着毛主席,他常说:
“凡是人民内部的问题,最好用自我批评的方法来解决,而不是动用武力,我们主张和风细雨,这样得人心,能够团结全国人民来建设社会主义。”
图|毛主席佩戴少数民族头饰
其实,毛主席的思想境界远非常人所及,一些原则上的错误可能我们会有,但伟人们的思考高度往往是在国家和民族的层面上综合考虑,一些人云亦云的谣言,在这个大数据的时代传得是极为传神,这就要求我们要时刻的擦亮眼睛,要有分辨是非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