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行情的五大预测
时间:2021-04-30 来源:新闻网 人浏览 -
大家好,我是格子。
元旦节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农业、消费、军工、新能源延续节前行情,继续奏乐,继续舞。
站在这样的行情下,给大家做个2021年的预测。
一、市场分歧点
先讲一下整体市场观点。
各机构对于2021年市场走势的分歧很大,最多的呼声就是“前高后低”,简单来说就是短期趋势没坏,但是长期看有估值回归的压力。
没办法,“牛不过三年”这个魔咒让广大投资者根本不敢下重注。
关于2021年主导板块上,市场中存在很大的分歧:
一方是看好性价比高的周期派;
另一方是继续延续2020的成长派。
我个人对这个并没有什么大的偏向,但是普遍认知是结构性行情没跑了。
既然分歧在行业板块上,我就针对行业板块给出自己的观点,大家求同存异!
二、食品饮料
食品饮料预估:长期上行不改,间歇性出现趋势性估值回归。
今日身为“A股旗帜”的白酒还在拉,唱空的一群,脸都绿了。
食品饮料板块硬了五年,2021年也不排除“最后狂欢”的可能。
记得2019年年末对2020年进行展望的时候,各机构纷纷表示,白马股们估值上升空间有限,2020年要赚业绩上升的钱。
然而因为疫情这个大杀器,资金的风险偏好下降,机构更愿意抱团持有业绩确定性高的品种,也就是白马股扎堆的食品饮料。
有名的钟摆理论中表示,中点是固定的,至于振幅多高,回归之前涨到哪或砸到哪,都是数学上的概率。
中点无疑是价值,剩下的要么是泡沫,要么是黄金坑。
所以白酒当下的位置绝对是带着泡沫的,但是很显然,泡沫比黄金坑呆着舒服!
当下白酒能买吗?
看你是价值投资的巴菲特,还是趋势投资的索罗斯了!选择没有对错。
三、科技新能源
科技、新能源预估:上行趋势不改,景气度波动时宽幅震荡。
今早刚提了新能源的两个短期利空,开盘之后就嗷嗷打脸。
看来市场中,还是资金面导向要优于消息面导向,对于新能源,特斯拉降价以及国内补贴的减少,果然多方资金还是认为“仅此而已”!
2020年新能源正风口,政策支持,车企给力,重要的是有“碳达峰”的故事可讲,上岸的冠军基也是压中了新能源和光伏,从而独占鳌头。
展望2021年,行业从估值提升进入业绩驱动阶段,需求高增长的情况下,股价走势进一步上涨也不无可能。
无论是新能源还是5G、科技、半导体,都不能简单的用估值来计算,景气度好的时候,没人会看他们的估值。
上涨看的是预期,下跌也会因为不达预期。
我们预计的是我国未来五年对应的新能源汽车年均复合增速为35%,锂电池增速为40%,倘若造车新势力和传统车企共同发力仍不及预期,无法对燃油车实现降维打击,新能源行业板块投资者必然要承担雪崩的代价。
这个杀估值的杀伤力,可以参照5G基站建设不及预期的5G通信。
四、大金融
大金融预估:估值修复上涨,间歇性歇菜
先说银行。
银行股现在估值依旧不高,这也是各机构认为今年估值重点修复的板块。
银行上涨的逻辑在于估值修复和顺周期,但也是同样的,有一个炸弹在,资管新规。
2020年7月央行通知“资管新规”延期到今年年底,倘若资管产品在资管新规下无法展期而大规模清退,带来的银行流动性危机也是不容小觑的。
但与之相应的,定时炸弹排除之后,银行会迎来再一次的配置良机。
再说金融科技。
蚂蚁多次被约谈,意味着这一领域要被整改,原本各种金融科技因其科技属性肆无忌惮的群魔乱舞,之后加上监管的枷锁,金融科技会更偏向于金融,这也意味着金融科技的青春期渐渐的过去了。
区别于传统金融,金融科技的竞争力在于便捷性,便捷性的核心在于移动支付,而移动支付目前也只有蚂蚁和腾讯完成布局,金融科技寡头垄断的局面是行业趋势。
如果说我们只看2021年,互联网公司最大的不确定性就是“持续的政策性收紧”。
五、医药板块
医药板块预估:磨底+结构性行情
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各行业开始进入复苏周期,医药的相对优势减弱。
随着机构近期的调仓,目前医药板块的估值溢价率已经脱离的最高的区间,很多个股经历了30%-40%的回调,风险得到有效释放。
很显然,医药板块良好的成长性决定了这一板块投资的长期逻辑依然存在,位于估值合理区间的医药白马股存在2021年结构性行情的机会比较大。
当然,事先经历多久的磨底就未曾可知了。
格子闲话:
预测就是用来打脸的,追求大概率的机会即可,这世上,始终不变的就是变!
更何况,最靠近人性的资本市场呢?
当然,归根结底,还是希望2021年大家一起赚钱!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