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最大叛徒,万岁军6700人因他埋骨他乡,
时间:2021-09-01 来源:新闻网 人浏览 -
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支军队,在抗美援朝中以弱胜强,打垮了装备精良美国王牌陆战第一师,在著名的松骨峰狙击战中,以一个连狙击了美军一个团的兵力,创造了战争史上的一个奇迹。
这支部队更是被彭老总誉为“万岁军”,曾经经历过二万五千里红军长征,八年抗日战争,三年解放战争都有他的身影,为新中国的成立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就是38军,可就是这样一支勇猛无敌的部队出现过一个叛徒,最终这个叛徒导致了6000多名将士血洒鸭绿江,埋骨他乡,成为全军将士抹不去的痛。那么这个叛徒到底是谁呢?最后的下场又是什么样的呢?
美国军队私自越过三八线,抗美援朝战争爆发
1949年10月1日,随着毛主席一声:“中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正式成立了”全国人民沸腾了,全国人民有幸见证了新中国的成立,这辉煌的一幕更是深深刻在了全国人民的心中。
当时的新中国刚成立,由于常年的征战,国内百废待兴,文盲遍地,可就是在这样内外交困的情况下,刚刚诞生的新中国做了一件举世瞩目的大事。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朝鲜军队一路势如破竹,历时三天就攻占了南韩的首都汉城,韩国军队在鲜军队强大朝的攻势下,节节败退。美国为了维护其在亚洲的霸主地位和利益,立即出兵干涉,美国总统杜鲁门命令美国远东空军协助韩国作战,并且组成了以美国为主的,外加15个国家士兵组成联合国军队正大光明的踏上了朝鲜半岛,发动了第一场对朝鲜的战役。
在武器装备全面落后联合国军队的情况下,朝鲜军队逐步落入下风,历经80多天成功占领汉城,尤其是美第十军在仁川的登陆,让朝鲜军队腹背受敌,两面夹击之下伤亡惨重,不得不转入战略后退。10月1日,美国不顾中国政府的多次警告,多次越过三八线,向平壤方向快速推进,企图迅速占领整个朝鲜。
在此期间,周总理曾多次警告美国:“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但是当时的联合国军统帅麦克阿瑟,认定中国不敢出兵与美国对抗,肆无忌惮多次越过三八线,同时还命令美国飞机多次入侵中国领空,对我国丹东地区进行轰炸,造成了数百民众的伤亡,战火遍及鸭绿江边。
1950年9月15日,中国应朝鲜政府的请求,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迅速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彭老总任中国人民志愿军总指挥兼政委,率领约30万大军雄赳赳气昂昂的跨过了鸭绿江,挺进了朝鲜,其中就有38军。,由此,也揭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
志愿军一路势如破竹,成功扭转朝鲜战争局势,四战四捷
抗美援朝的第一阶段,在彭老总的带领下,中国人民志愿军主要采用运动战为主,与部分阵地战、游击战相结合的方针,对联合国军队发起了猛烈进攻。
志愿军在彭总的命令下发动了总攻的命令,并且集中了5个军另一个师于西线给予联合国军以突然性的打击,将其从鸭绿江边驱逐到清川江以南,挫败了联合国军企图在感恩节前占领朝鲜的计划,而在其中的38军因为遇到美军骑兵第一师作战失利,导致未能做好阻击让其逃亡,战后,彭老总把38军军长梁兴初骂了个狗血淋头,虽然此次战役志愿军共歼敌15000多人,美中不足的是让美骑兵第一师成功逃出。
在第二次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人民军的配合下,作出“怯敌撤退”的姿态,成功将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队诱置预定战场后,对其突然发动了反击的战役,毫无准备的联合国军队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反应过来的麦克阿瑟立刻下令向南收缩兵力后撤,美第九军骑兵第一师和土耳其旅为保护部队,防止我军迂回包围赶紧向新仓里和德川快速机动。
但是他们还是晚了一步,在彭老总的命令下,刚刚消灭南韩第二军的38军和42军已经迅速向敌人纵深猛插,38军主力112师和114师在接到命令后迅速向德川挺进,在28日抢先敌军一部占领噶日岭,113师则急行军向三所里穿插,顶着凌冽的寒风,战士们饿了就一把炒面一把雪,这支伟大的部队靠着顽强的毅力,克服极度疲惫和小鼓南韩士兵的阻击以及美军侦察机的袭扰等阻碍,14个小时急行军145华里,提前敌军先头部队5分钟到达三所里,这场百里急行军堪称是一种“奇迹”。
113师在占领三所里之后,以阻击敌人和打击援兵为主要策略,迅速构建防御攻势,成功阻断了联军从三所里向南撤离的必经之路,一场大战一触即发,在113师猛烈的进攻下,敌军无奈只能向西北方向逃离,结束战斗的112师和114师迅速赶来支援,联合113师将敌军死死咬住不放,联合国军被打得抱头鼠窜,兵败于西部战线的晴川江西两岸和东部战线的长津湖畔,被迫放弃平壤,元山,分从陆路、海路退至三八线以南,彻底扭转朝鲜战局,第二次战役至此彻底结束,志愿军共歼灭敌军36000多人。
美国在朝鲜战争中两次失利不得不让他们开始作出反思,于是就有了“停火,谈判”一事,深知战机稍纵即逝的彭老总为打破美国政府“先停火,后谈判”,争取喘息时间,卷土重来的阴谋,悍然发动了对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队以及韩国国军战役。
志愿军一共集结6个军,在人民军三个军团的协作下,对依托三八线设立防御攻势的联合国军队发动全线进攻,将其从三八线一路击退至北纬37°线附近地区,占领了韩国首都汉城,为了扩大战果,彭总下令乘胜追击,第三次战役志愿军共歼灭敌军19000多人。
在抗美援朝的第四次战役中,志愿军不仅依靠优异的战略高地位置,成功地抵抗了联合军的反扑,同时也出色地完成了关于队伍的掩护工作,取得了汉江南北岸防守战的胜利,38军更是在彭总的带领下,一路高歌猛进,击溃敌军,也因此被彭老总亲封为“万岁军”。
1952年,10月6日,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了打破僵局,在一个名叫白发山的地方进行了一场扭转战局的战役,白马山位于铁原西北10千米外,东边有一望无际的平原,南边则是联合军,将是通往汉城的重要军事补给基地,它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是联合国军队的必经之路,一旦拿下白马上,那么整个占据也将被彻底扭转,双方都将白马上视为战略要地,因此再次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
美军在1951年从志愿军的手中抢回了白马山阵地,并且在此构建了属于他们的防御工事,还在白马山附近埋藏了大量的地雷,联合国直接称其为钢铁阵地,的确,脚底下埋着地雷,又有着美军武器大炮的支援,一不小心就会万劫不复。
这样的布局也让志愿军非常的头疼,但是如果不能拿下白马山,那么未来的战局将是很难继续发挥优势,因此,为了重新夺回白马山阵地,在我军成功更换了苏联装备后,第38军对其进行发动了总攻命令,而攻占白马山的任务则交给了114师,为此,114师积极备战,希望能够一举拿下白马山阵地。
一件棉服引发的一场“血战”
叛徒临阵叛逃,泄露志愿军军事机密,最后下场如何?
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战役即将打响时刻,令人意想不到的一个情况出现了,114师当中出现了一个叛徒,此人的名字叫做谷中蛟,他也是朝鲜战场最大的叛徒,也是后来导致“万岁军”6000多人血洒战场的罪魁祸首。谷中蛟出生于革命的摇篮湖南地区,1949年10月份,谷中蛟进入南方中央军事学校学习之后,随着志愿军入朝作战。
抱着一颗升官发财之心,谷中蛟在114师340团第三营第七连任副排长兼文化教员,他明明知道自己从事文职工作,自己上战场冲锋陷阵的可能性非常小,为了体现自己的积极性,为自己以后的晋升之路做铺垫,就多次上书请求作战。
那个时候我国的文化程度教育不高,导致士兵中的文化人更是少之又少,为了保护有文化的士兵,部队中是不会让这样的知识分子上前线的,于是就有了谷中蛟这样的操作。
在平常的生活中也是一个投机倒把的好手,但是没有想到的是,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知道以自己的条件不可能通过申请,于是他就更大胆地申请了一个敢死队,没想到的是还真就被选上了,上级为了保护他的积极性,居然破例让他通过了,这一下谷中蛟傻眼了,于是在心里暗暗存了逃跑的心思。
然而部队中发生的一件事,导致了谷中蛟心生不满,甚至最后叛变投敌。由于当时军队物资比较困乏,不仅生活的条件艰苦,就连军队棉服的数量也有限,而为了避免由于人员牺牲而造成制服的浪费,营长决定等此次作战任务完成后,在向士兵发放冬季制服。
在那个时候,全国人民都在勒紧裤腰带为前线官兵支援,在艰苦时期,有这样的待遇已经相当是不错了,但是谷中蛟却心生不满,自己都要上战场了,连一件棉服都舍不得。贪生怕死的谷中蛟在一番心理斗争之后,决定去投奔韩国军队,如果我把志愿军的作战计划告诉他们,说不能还能混个一官半职。
就这样,抱着美好想法的谷中蛟,在战斗打响前的三天,趁着干部们往来查找道路的机会,自己一个人悄悄地从前沿战地跑到了韩国第九师的阵地上,韩国军队看到一个穿着破烂的志愿军战士顿时紧张起来,一番审问过后才明白,原来这个人是叛变来的。
谷中蛟向联合国军队提供了大量的军事情报,包括兵力部署,武器装备,军队的大概部署位置等,一五一十的全部告诉了联合国军,也是因此,让38军在这一次的攻防战中难度陡然剧增。
另一边在得知军队中有人投敌的状况下,指挥员毅然决然地发动了这场进攻,一时之间整个白马山到处都是飞机大炮的轰鸣声,阵地丢了再夺,夺了了再丢,两方打得不可开交,历时9天,志愿军在付出了6700多人的代价下,也没有拿下白马上,而这场战役也是志愿军入朝作战第一场失败的战役。
因为一个贪生怕死的小人物,本来一场轻松突袭战,变成了的惨重的攻坚战,而且害的同胞丧命异国他乡,这样的一个小人物,也彻底的被钉在历时的耻辱柱上,遭人唾弃。
而因为谷中蛟的军事情报,让韩国军队取得了巨大胜利,谷中蛟认为自己将会飞黄腾达,理想是美好的,但是现实却非常残酷,韩国军队对这样的叛国贼也是非常痛恨,但是有着功劳也不能杀他,几经辗转之下就将他送往了台湾,在台湾的蒋介石对此也是十分厌烦,就安排他去修工事,最后没有了音信,狗一样的叛徒确实令人嫌弃。不管谷中蛟的结局如何,只要一提起朝鲜战争中的叛徒,相信就会在名单中找到谷中蛟的名字,遭到全国人民的唾弃。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