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夫罗夫:俄罗斯七朝元老,普京最信任的心腹
时间:2021-03-26 来源:新闻网 人浏览 -
2020年12月
面对日本 印度与西方国家沆瀣一气
不断在中国周边升级挑衅活动的行为
有一个外籍官员站了出来
他一针见血地指出
美国正试图操纵印度加入一场“反华游戏”
与此同时 他还强烈批评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
孤立和封锁中国
一席话 态度坚决而不容反驳
这个人就是本期船长老胡要说的
俄罗斯外长——谢尔盖·拉夫罗夫
俄罗斯外长谢尔盖·拉夫罗夫
谢尔盖·拉夫罗夫1950年3月21日
拉夫罗夫出生在莫斯科一个干部家庭
父母都是知识分子
由于家庭条件优渥
他从小便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学习成绩优异 酷爱物理和外语的他
在18岁那年一举考入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
这儿不仅教育资源丰富
而且同时期的校友
大多都是苏联的高层子弟
对于很多人来说
有了这个学历 就意味着拿到了一块
走向政坛的敲门砖
因此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
又被誉为盛产外交官的"摇篮"
拉夫罗夫在这里学会了英语
法语和斯里兰卡的官方语言僧伽罗语
并在大学毕业后成功拿到了外交官的资格
1976年 他被调到苏联驻斯里兰卡大使馆
担任见习生 而后又升任大使馆总顾问
主管协议并从事分析工作
在此期间 极有语言天赋的他
又学会了一门新的语言
即马尔代夫官方语言迪维希语
在斯里兰卡当了4年的外交官之后
他重新回到莫斯科
第二年被派到纽约的苏联驻联合国代表团
虽然在之后的十多年时间里
拉夫罗夫几次被调回莫斯科
但他更多的时间
是在纽约的联合国总部度过的
那里严谨而开放的环境
使他不断成长
他从秘书慢慢变成了参赞
又曾得到叶利钦总统的青睐
成为了俄罗斯驻联合国全权代表
在联合国舞台上 拉夫罗夫充分展示了
自己强势的外交风格
当时国际外交热点不断
拉夫罗夫坚定捍卫着俄罗斯的利益
发表了许多措辞严厉的声明
不仅对外交事务强势
拉夫罗夫自己的性格也很强势
拉夫罗夫风格谢尔盖·拉夫罗夫
1997年的一天
拉夫罗夫乘坐自己的轿车前往联合国总部
行至中途 纽约警车封锁了他的去路
当拉夫罗夫向警察表明了自己的身份以后
警察傲慢地表示
任何人都没有权力催促纽约的警务工作者
并且还拔掉了拉夫罗夫的车钥匙
被强行阻拦的拉夫罗夫并未选择息事宁人
而是立即将此事告到了美国政府
结果不出半个月
他就收到来自白宫的正式道歉
这种雷厉风行的处事行为
也被人称作“拉夫罗夫风格”
拉夫罗夫知识丰富 思维敏捷
而且伶牙俐齿 很善于辩论
在他任职期间 联合国对俄罗斯所提倡议的支持率
达到了创纪录的水平
当时有人这样评论拉夫罗夫
“对西方强硬 对别人的倡议抱有戒心
对外交陷阱非常警惕
还对'俄罗斯被绕开’高度敏感”
1999年12月31日
叶利钦辞职并推荐普京作为接班人
当时的叶利钦并不知道
自己这一举动不仅成就了普京
还成就了俄罗斯政坛上
最强硬的一个外交官
普京就任总统的第二年
在一次讨论巴尔干局势的会议上
拉夫罗夫因为南联盟代表被禁止出席
为表示自己强烈的抗议态度
他公然转身离席
他大胆的行为
不仅让在场所有人心生敬畏
还吸引了同样以强硬著称的时任总统普京
于是在2004年
他提拔了拉夫罗夫出任外交部长
事实证明 普京的眼光确实毒辣
拉夫罗夫的外交生涯横跨苏联与俄罗斯两个时代
历经从勃列日涅夫到普京七任国家元首
可谓名副其实的的“七朝元老”
不仅在外交方面履历辉煌
更是摇身一变成为普京最信任的心腹
最有个性的外交官拉夫罗夫(右)
拉夫罗夫最为人称道的地方
在于他永远为俄罗斯工作
并不是为了某一政党
他不像大多数的外交官一样
温文儒雅 左右逢源
不苟言笑的神态和锋利坚硬的言辞
使他被很多人称为
最有个性的一位外交官
拉夫罗夫担任俄任外长之初
普京始终坚持反对北约东扩的观点
与他正好不谋而合
拉夫罗夫十分警惕西方政府
对世界各国的干预
并且一直希望俄罗斯能够恢复前苏联时期的影响力
2008年 俄格战争爆发
俄罗斯和格鲁吉亚正打得不可开交时
突然受到了来自美国
和一些欧洲国家的压力
内容就是命令俄罗斯立马离开格鲁吉亚
就在世界各国以为
俄罗斯不得不屈服的时候
拉夫罗夫顶住了所有压力
在“战场”上靠着唇枪舌剑据理力争
最终使得格鲁吉亚首先撤军
并且保证不再对南奥梯塞用兵
胆大妄为的言行显然恫吓住了西方各国
他不仅再一次维护了俄罗斯的利益
鼓舞了以南奥梯塞为首的亲俄国家
对俄罗斯的信心
还阻止了美国通过高加索地区
向俄罗斯腹地渗透的企图
同时也借此机会
告诉那些心怀不轨的国家
如今的俄罗斯已非往日
它正冉冉升起
即将成为世界舞台上一颗最亮的星星
2011年叙利亚内战爆发
拉夫罗夫不断与西方国家“唱反调”
反对以武力解决叙利亚问题
在同年的慕尼黑安全会议上
他毫不退让
坚持反对战争 反对叙利亚革命
有人问“为什么俄罗斯支持巴沙尔总统”
他的回答是
“我们既不是巴沙尔的朋友 也不是他的盟友”
对“俄罗斯向叙利亚政权提供武器”的指责
理直气壮地回应
“无论我们是否出售武器给叙利亚
都不会改变中东地区的局势”
铿锵有力的发言被媒体形容为
“让西方国家感到绝望和挫折的根源”
但有着丰富外交经验的拉夫罗夫
并非野蛮之人
面对国际上对俄罗斯反对态度的质疑声
2012年 他亲自在美国媒体上发文解释
“在阿拉伯国家剧变过程中
我们坚决反对暴力
尤其是针对平民使用暴力
相比其他大多数国家
俄罗斯更清楚革命的代价
我们深知 革命常伴随着社会 经济的倒退
甚至是流血和苦难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支持
在中东和北非渐进 和平地推进期待已久的变化”
强硬的态度加上合情合理的解释
既恫吓住了西方蠢蠢欲动的各国
使之不敢轻易找理由
对叙利亚发动军事手段
又维护了俄罗斯的国家形象和立场
还让叙利亚因此得以喘息
进而将部分失地收回
不费吹灰之力 一箭三雕
美军驱逐舰
当然 除了用尖锐的态度回应国际问题
拉夫罗夫时不时也会“吊儿郎当”一下
2020年 一艘北约军舰
在靠近俄罗斯的公海航行时
受到了俄罗斯空军苏24战斗攻击机的低空飞跃
要知道 一架双发变后的重型军用飞机
贴着船头发出巨大的噪音时
对北约军舰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危险
因为一旦这位飞行员表演失手
军舰瞬间就会变成一个火球
这对北约成员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对此北约方面非常恼怒
向俄罗斯方面提出了强烈的抗议
并且又指出俄罗斯飞行员表现不专业
要求俄罗斯方面给予飞行员处分等一系列问题
拉夫罗夫作为回应此事的代表
对北约提出的所有抗议照单全收
除此之外他还一本正经地说
已经对这名俄罗斯飞行员进行了批评
如果还有下一次
将会对这位飞行员进行更为严厉的批评
这样的回应让北约哭笑不得
因为很明显拉夫罗夫在表达两个意思
首先俄方并没有按照北约的要求
对这位飞行员进行实质性的处理
顶多只是进行了口头上的说教而已
其次这位飞行员下次如果
再对北约军舰进行类似的低空掠袭
顶多也还是口头说教而已
这两个意思无一例外全是敷衍
不过他们还从拉夫罗夫的话里
听到更深层的意思
就是警告北约军舰不要过度靠近俄罗斯
否则肯定将会再次受到
俄罗斯军机的低空飞跃和警告
因此这位俄国外长与其说
是在批评俄罗斯飞行员
还不如说是在公开警告北约
要检点自己的行为 不得过度发起挑衅
外交官的标杆拉夫罗夫
不仅在外交方面极富敏锐和智慧
而且对于突发情况
拉夫罗夫也能游刃有余的处理
2018年3月15日
旨在促进人才交流推动经济发展的
“俄罗斯——机遇之国”论坛在莫斯科召开
拉夫罗夫应邀前往论坛发言
就在他登上场地的那一瞬间
却不慎被台阶绊倒
虽然摔倒是人们经常会遇到的事
不过作为堂堂一个外交部长
居然在众目睽睽之下摔倒在地
再怎样装作没发生过也难免有些尴尬
不过 见惯了大场面的拉夫罗夫
才不会让自己处于尴尬的境地
他迅速站起来
接过主持人手里的话筒
爽朗地进行开场白
还好我只是在台阶上栽了跟头
而不是在外交方面
自嘲的话语逗得嘉宾哈哈大笑
迅速化解了这场尴尬
对于这样一个既有格局又有主见的外长
有人曾这样高度评价他
拉夫罗夫在俄罗斯境内的声誉
或许比普京还要好一点
因为普京作为总统
在某些时候 还要从大局出发
做一些民众或许并不能理解的事
然而拉夫罗夫的每一次公开讲话
都是在为俄罗斯的国家利益做辩护
外交舞台就是他的战场
他的每一次发言就是一场进攻
绝不允许自己捍卫的祖国
受到别人的轻视和诋毁
于他而言 最好的态度
就是保持底线 绝不动摇
2015年3月21日
是拉夫罗夫的生日
普京亲自授予他“祖国功勋”的荣誉
就这一个动作
就足以看出拉夫罗夫
在普京眼里的地位
既有头脑 又有底线
既坚守原则 又不失格局
这样的人 难怪会成为在职最长的外交官员
俄罗斯需要这样的外长
来维护国家利益和尊严
国际上 也需要这样的人才
为那些不怀好意的国家
树立“正确做事”的标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