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海胜从太空拍的北京夜景
时间:2021-09-02 来源:新闻网 人浏览 -
自6月17日进入天河核心舱以来,神舟十二号宇航员聂海生,刘伯明和唐洪波已经在轨道上工作了两个多月。
中央电视台直播显示出机舱的第一视角,据主持人介绍,聂海生率先走出机舱并站在机械臂上,聂海胜比原定时间提前站上了机械臂。
根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的数据,北京时间21年7月4日8点11分,宇航员刘伯明成功打开了天河核心舱节点的机舱门。截至11:04,宇航员刘伯明和唐洪波身着由中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飞天”机舱外太空服已从空中装备上安装脚限位器和机舱外工作台等任务后完成,在机械臂的支持下将相互配合进行空间站室外的相关设备组装。在此期间,舱内宇航员唐洪波配合支持两名出境航天员进行机舱外操作。
这项检查是为了测试宇航员的心肺功能,以确保宇航员能够承受纯氧环境并穿着130公斤重的机舱外航天服来完成复杂的机舱外工作。
40多天前,神舟十二号飞行机组的三名宇航员聂海生,刘伯明和唐洪波共同成功完成了我国航天站阶段宇航员首次出舱活动。
聂海生和刘伯明在机舱内工作,唐洪波留在机舱中执行指挥与协作任务,主要有3项入场任务:安装热控扩展泵组外门,抬升室外的全景摄像机的D以及组装箱外工具盒。
这也是宇航员执行出舱任务时的地面指挥中心,从大屏幕上可以看到神舟十二号航天器正在实施太空站的第二次飞行任务。这次负责机舱外作业的两名宇航员是聂海生和刘伯明,汤洪波在核心机舱内控制机械臂。
航天器聂海生和宇航员刘伯明身着中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飞天”机舱外航空服,并从天河的核心机箱中成功脱离飞机舱。
这次,聂海胜和刘伯明离开舱作业后,汤宏波留在机舱内执行指挥与协作任务。
根据计划,在轨道上停留三个月后,“预计下个月”,三名宇航员将乘飞机返回舱回家,首次降落在沙漠的东风着陆场。
宇航员的两次出舱任务之一是提高全景相机A,航天员首次进行户外活动将安装和扩展支架,这极大地改善了全景相机的视野并带来更多的太空之美。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