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原子弹有何用处?陈毅老总不如做几条裤子穿
时间:2021-01-06 来源:新闻网 人浏览 -
随着中苏关系的恶化,1959年6月,苏联以和美国签订核扩散协议为理由,撤走了全部的核工程援助与专家,完全停止了对中国核项目的援助。
在美苏冷战的大背景下,面对西方大国的核讹诈,第七舰队驶进南海挑衅,北方是苏联气势汹汹的威胁,这样的局势下,能否造出原子弹便是事关国运的大事。
此时的中国的工业体系并不完善,苏联撤走全部援助后,不仅研究进度大大滞后,很多技术难题也无法克服,当时世界上很多人都认为,凭借着我们的半吊子科研实力,根本造不出原子弹这样的国之重器。苏联方面嘲讽我们连裤子都没得穿,居然想着造自己的原子弹,要是没他们的帮助,简直是天方夜谭。
时任外交部长的陈毅元帅面对苏联的嘲笑,在某次日本记者提问时回应道:帝修有核子了不起吗?他们欺辱、轻视我们,嘲笑我们贫穷落后,但不论中国现在有多穷,我就算当了裤子也要造出核子!
落后贫穷是当时的基调,但也正是在那样的年代,才有无数科研人员奉献半生,隐姓埋名在西北荒凉的戈壁滩,就连最基本的物资条件无法保障,只靠着满腔热血,只为了心中的理想而奋斗。其实谁也不知道,我们究竟能不能靠自己造出原子弹,但面对苏联的轻视奚落与西方的核讹诈,只能咬着牙去埋头苦干。
我们真的穷,我们也真的有骨气。
有人甘愿为之付出青春,但也就有人极尽奚落讽刺,香港文人查先生便不同意“当掉裤子也要造原子弹”的观点,于是他在《明报》发表社论,题目便是《要裤子,不要核子》。言论颇为可笑,尖锐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其中的短视与缺乏常识。
某居然说到“即使全部无裤,也要自拥核子武器”,这句话在我们听来,实在是不胜愤慨。军事力量放在第一位,将生活放在第二位,老实说,那绝不是好的。我们只希望,这只是陈毅一时愤激之言,未必是确定的事情。
不知陈毅是否了解,一个人民没有裤子穿的国家即使勉强制造了一两枚原子弹出来,这个国家也是决计不会强盛的,一定不会稳固的。制造原子弹,不知是什么用处?能去轰炸美国吗?能去轰炸苏联吗?当这些光屁股起反的时候,能用原子弹将他们一一炸死吗?当英法联军攻打苏伊士运河时,英国早已拥有核子武器,但苏联一声恫吓,说要以飞弹轰炸伦敦,英国只好乖乖地收兵。中国再努力十年,也决计赶不上英国在攻打苏伊士运河时的核子成就,请问几枚袖珍原子弹,有何用处?还是让人民多做几条裤子穿吧!
短视主要体现在这句:“中国再努力十年,也决计赶不上英国在攻打苏伊士运河时的核子成就”。而缺乏常识则是形容的“袖珍原子弹”,查先生恐怕完全不知道核武小型化,需要的技术有多困难?其次,造核武不是为了打仗,更重要的是为了让自己不受欺凌。
陈毅元帅曾经说过:只发展轻工业确实不错,大家都有鸡蛋、蛋糕吃,拿着鸡蛋吃真不错啊,你在那里吃的正是开心,人家拿几万吨钢往你头上甩下来,你还有什么?
当时金庸在明报发表社评后,其余五大报纸群起而攻之,主编的《明报》被骂汉奸走狗,但陈毅一笑置之,他指示廖承志要正确认识别人的批评,这场论战才逐渐平息。
单单有裤子穿并不难,如果我们仅仅追求的是有裤子穿、有鸡蛋吃,那不要核子到也罢。但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目光就不能如此短浅,只有裤子鸡蛋没核子,就要被动接受人家的威胁,如何守护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会被山林的土匪洗劫,小儿持金招摇过市,亦会被别有用心之人盯上,鸦片战争以来的屈辱史还记得吗?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从未过时,三山五园的断壁残垣时时刻刻都在提醒着我们:落后就要挨打。
是苟且还是自强,全在于自己的选择,但五千年延续至今的华夏文明,关键节点上何时选择了退缩?查先生的看法我也能理解,毕竟只是一个文人罢了,你不可能要求他必须有高瞻远瞩的目光,顾全大局的战略思维。
武侠小说之中的爱恨情仇确实淋漓尽致,那句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依旧历历在目,金庸的情怀是有裤子穿,但他想不到只是暂时没有裤子而已,评价也许是出于好意,但目光短视却是事实。
1964年10月16日,戈壁滩升起了一朵蘑菇云,它是无数科研人员的青春汗水,也是全部中国人真正的“裤子”。
世界各地的华人锣鼓喧天,鞭炮声响彻在美国、东南亚的华人聚集区,无数人热泪盈眶,认为到了今天才算挺直了脊梁,真正的站了起来。
次日,周恩来总理致函日本:第一,中国研制原子弹完全属于自卫。第二,中国不会率先使用核武器。第三,中国不会对无核国家动用核武器,而这也是我们对核武一直以来的态度。
核子会有、裤子会有、吃饱穿暖会有、诗和远方会有;星辰大海也终归会有。如同陈毅说的那般:“我同《明报》那个查先生的社论,两家的话合起来,就全面了。今后,我们就要努力做到既有裤子,又有核子!我说裤子,当然是个比喻,就是要做到中国人丰衣足食,手上还有个不大不小的核子弹。”
那是一穷二白的年代,是内外动荡的年代,但也是一个充满理想的年代,那些可爱的人,用一代人的辛勤付出,做了造福子孙后代万世的事,以半生辛劳,换来了百年安宁,有了前面三十年的积累,才有90年代之后的经济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