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控暗杀,没有凶手!伊朗科学家遭刺杀或将开
时间:2021-02-06 来源:新闻网 人浏览 -
2020年11月是一个血腥的月份,11月27日,伊朗著名核物理科学家,号称"伊朗核弹之父"的穆赫欣·法赫里扎德在德黑兰郊外的公路上遭刺杀身亡,29日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高级指挥官穆斯林·沙赫丹在叙利亚境内遭刺杀身亡。环球网11月30日引述外媒的报道称,两次刺杀的特征都是:无人刺杀。也就是凶手根本不在现场,想抓活口都抓不到。而这种全新的"无人刺杀"模式,也暗示了未来战争新的发展动向。
首先,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先进的无人武器装备开始大规模应用,其中以无人机最为常见和普遍。早在2018年委内瑞拉国庆阅兵上,一个不满马杜罗政府的委内瑞拉士兵组织,就利用无人机携带C4炸药,在国庆阅兵现场刺杀马杜罗,虽然由于种种原因,刺杀最终失败,但是使用轻小的无人机搞刺杀,为各国政府,包括恐怖分子们都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
今年大概是伊朗的"坎",年初1月份,革命卫队高级指挥官苏莱曼尼将军和伊拉克民兵领导人穆汉迪斯一起被无人机发射的导弹炸死,年末沙赫丹同样被无人机发射的导弹炸死,而法赫里扎德更惨:直接被卫星遥控的机枪连人带车一起打成筛子,而且这还是他本人第二次遭到暗杀,第一次被他躲了过去,第二次还是"栽"了。伊朗虽然声称是美国和以色列所为,但是却没有任何直接证据证明这一点。
虽然所有这些刺杀都发生在伊朗,但是已经充分体现了一点:使用新型技术,实施远程遥控作战正在成为现实。再回顾一下刚刚结束的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之间的"纳卡战争",尽管很多人瞧不起这两个小国,将其战争称之为"菜鸡互啄",但是阿塞拜疆军队大规模使用无人机有效打击亚美尼亚军队的视频如今已经满天飞了,亚美尼亚由于没有类似装备和阿塞拜疆对抗,因此只能是被摁在地上随便摩擦。客观上说,如果不是亚美尼亚现政府及时止损,这场战争打到最后亚美尼亚只能输得更惨。
在未来的战争中,无人武器将会成为第一线的"战士",这些无人机、无人车甚至包括无人舰艇,会携带着各种观瞄设备和武器弹药,通过高速信息数据链把情报回传指挥部,指挥部通过综合分析判断,然后再给前线的飞机、战车等发出指令,遥控其摧毁各类目标,士兵只需要负责最后占领阵地即可。这种无人化战争已经成为中美俄三大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就在11月上旬,解放军73集团军在广东沿海进行登陆作战演习时,也检验了这种由无人机、无人艇和无人战车组成的全新"三无"战法。
同时伊朗科学界和军界的高级人员相继遭到刺杀,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对于本国的高级领导和科学界的重要人物,必须要给予足够的保护,不然就很有可能会沦为他国的靶子,虽然个人无力改变历史,但是重要人物的缺失,总能给所在国带来巨大的损失。早在二战时期, 美军就通过刺杀日本海军大将山本五十六,毁灭了日本的精神信仰;1990年2月,以色列摩萨德特工在比利时刺杀了著名火炮设计专家,加拿大人吉拉德·布尔博士,从而彻底让伊拉克的"巴比伦工程"瘫痪乃至报废。重要人物的作用由此可见一斑。
如今中国正在崛起,并成为世界第二强国,这已经引起了美国的
上一篇:青铜峡,中国军人的“王者峡谷”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