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传来好消息,国产14nm芯片已确认,70%自给
时间:2021-08-03 来源:新闻网 人浏览 -
5G技术普及以及物联网产业的快速崛起,让高端芯片市场需求大幅增加。同时,全球缺芯危机,也促使着我国半导体产业加速发展。在此背景下,国内企业接连传出喜讯,技术突围的新闻屡见不鲜。
不过,由于芯片制造涉及太多环节。因此可自主生产的“国产芯片”,工艺提升速度非常缓慢。
14nm芯片确认而在日前,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研究所研究员包云岗博士接受采访时表示,明年中国将实现14nm芯片量产。值得一提的是,此前中国电子信息研究所所长温晓君同样表述过该类似观点。业内人士的纷纷表态,变相证明了国产14nm芯片十拿九稳的事实。
虽然目前大多数用户目光都焦距在5nm、7nm ,甚至是台积电还没有研发的4nm、3nm技术上。但不少业内人士都有指出,与其浪费资源研发先进工艺,不如集中力量先建立起完全可控的芯片产业链。
在今年半导体大会上,中科院吴汉明院士直接表示,在5nm上做无用功,不如吃透55nm。由此可以看出,芯片产业链实现全面国产化,远比新技术研发更重要性。
国产芯片跨过分界线其实,对于即将实现14nm芯片国产的中国芯片产业链而言,14nm技术虽然算不上先进,但在目前芯片市场上却是中坚力量。要知道,长久以来,28nm芯片一直都被视为是芯片技术的分水岭。
而且,目前市场上最为紧缺的工艺正是28nm,虽然使用该工艺打造的芯片在智能手机行业已经很少见,但在汽车行业,家电行业,28nm凭借极强的稳定性成为了厂家的首选。
中国芯片产业链实现14nm芯片国产化,不仅意味着,国内芯片产业可以提速28nm产能,还代表着中国芯片产业链可以在更多产品上,避免被美国技术卡脖子。
70%自给目标有望实现最重要的是,有此技术加持,中国芯片产业有望提前实现70%芯片自给自足的目标。而且,中国芯片产业链或将借助该技术帮助,在国际上快速提升自身影响力。
要知道,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由成熟工艺打造的中端芯片市场需求量都会呈增长趋势。未来芯片市场将不再是得技术者得天下,谁拥有更多的中端芯片产能,谁就能在芯片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也是因此,最近两年,各大芯片制造商纷纷开始扩建工厂。即便是此前一度表示28nm工艺产能远大于需求的台积电,也开始打脸自己,无视美国反对坚持对南京芯片工厂进行扩建。
但在当期,成熟工艺在芯片市场所占比重提升,最大受益者还是中国厂商。毕竟中国拥有最大芯片市场,新能源汽车产业和物联网产业发展持续领先海外。在芯片市场优势以及国产替代风潮加持下,中国半导体企业将成为最大受益者。
写在最后当然,长远来看,我国想要彻底摆脱芯片卡脖子问题,对于先进工艺研发自然是不能放弃。虽然目前摩尔定律越来越难以维持,工艺升级速度逐渐放慢,整个市场环境对于对于处于追赶位置的芯片厂商来讲,可以说是无限利好。
但也要知道,即便当前海外厂商停止技术升级的步伐,国内企业想要在技术上追赶上头部企业也需要五六年时间。
考虑到国内企业还没有解决半导体设备自产问题,追赶时间线只会拉的更长。总体来说,想要实现芯片自给自足的目标,我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文/JING 审核/子扬 校对/知秋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