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A股正在淘汰一大批股民,你是否符合
时间:2021-02-06 来源:新闻网 人浏览 -
近期投资者又再次感受到了《散户生存攻略》中提到的3000点买股,3600点亏钱的情况。指数和个股的背离,权重因素和机构重仓股的活跃,让股民感受到不到赚钱效应。而且从市场资金结构来看,散户正在被市场逐步吞噬,而机构投资者日益提升,这样如果股民还在任性,不能尽快适应市场这两年的变化,就会被市场淘汰,很难生存。所以,分析这些因素,也是让股民建立好的盈利模式。
个人投资者逐步被吞噬,机构投资者逐步增加总市值中个人投资者持股的比例已经从2014年的28%下降到2020年的22%,“自由流通市值”中个人投资者持股的比例已经从2014年的72%下降到2020年的52%(2019年时是54%)。显然,个人投资者正在逐步被“吞噬”。与之对应的,总市值中机构投资持股的比例已经从2014年的11%上升到2020年的21%(2019年时为19%),而“自由流通市值”中,机构投资者持股的比例已经从2014年的38%上升到2020年的48%(2019年时为47%)。
还有一个数据值得思考,2020年外资大进大出,配置型外资稳定流入,但净流入规模仅有千亿规模。这主要归于交易型外资大幅外流,配置型外资在持续加仓,形成了一种对冲因素。所以,很多时候股民高喊北向资金来了,跑了,实际上,忽略了两点:第一,他们博弈的板块方向是相对有限的,并非所有的品种;第二,北向资金有自身节奏,有些时候和市场并不同步。
还有一组数据,可以在2021年上半年时验证。在2020年上半年时,公募基金(剔除保险、社保、年金等持股)、保险、私募基金在A股自由流通市值的占比分别为8.8%、8.8%、6.8%。通过QFII、RQFII通道及沪深港通北向投资A股的头寸在2.5万亿元左右,自由流通市值比例在9%左右。这意味着外资、公募、险资已经成为市场的三大巨头。在《国家队、社保、北向资金偏好股类型揭秘》中,也对于他们的盈利模式做了详解。
基金长期收益排名与机构投资者数据吻合今儿从基金模式角度做一个分析。我们可以从5年、10年走势中,总结收益率因素,以及相关特点。从近五年的行情来看,2015年资金杠杆牛市后,迎来的是杠杆断裂的股灾因素,随后2016年1月创纪录大跌,然后外资为首的机构投资者持续流入,市场有了核心资产、行业龙头模式等,尤其是2017年市场指数反弹有限,但机构重仓股持续走强。有了个股与指数的明显的分化。
而2019-2020年是两个基金的大年,基金的年化收益率都超过了35%,上一次还是2006-2007年。而从5年角度来看,有364只主动权益类基金业绩翻倍,有3只基金收益率超300%。而近十年以来,A股经历了牛熊更迭,48只主动权益基金收益率超300%,最牛者收益超600%。随着机构投资者丰富,市场热点也开始倾向于机构扎堆股,大市值、大盘股、高价股等活跃居前,市场热点与盈利模式发生重大改变,这是非常值得股民思考的。接下来,具体分析相关数据,帮助股民理解和明白市场的改变,以及如何应对和适应。
上一篇:2021钢厂冬储价每吨涨了650!山东经销商分成了两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