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补、抵押7nm光刻机,又一千亿骗局破灭
时间:2021-03-02 来源:新闻网 人浏览 -
吸金上百亿,把大陆唯一7nm光刻机拿去抵押,还请来行业泰斗入局...“千亿芯片”闹剧终于要结束了。
2月27日,武汉弘芯半导体被曝将遣散全体员工。此时距去年8月弘芯被曝资金链断裂、项目停摆,不过7个月....
2017年,三个毫无芯片行业背景、没有高学历的人组建弘芯半导体,号称要做中国最先进的半导体制造厂商。
2019年,长袖善舞的弘芯又吸引业界泰斗、前台积电二号人物蒋尚义挂帅,并通过他拿到大陆唯一一台ASML 7nm光刻机。凭这两点,弘芯轰动两岸。
直到2020年,这场精心设计、彻头彻尾的造芯泡沫被揭穿。
壹
突然说弘芯,大家可能一头雾水,所以先来介绍下这事的时代大背景。
2018年后,芯片作为被卡脖子的高端技术受到巨大
在大家印象里我国芯片产业相当脆弱,导致华为无芯可用。其实不然,我国芯片行业一直以来只是在某些领域存在明显不足,并非全面落后于国外。
芯片分上游材料、设备,中游设计、制造,下游封装测试三大部分,材料向来是日韩较强,设计领域美国较强,制造领域台积电、三星独霸天下。
我国在芯片设计这块,华为海思、紫光展锐等企业同样跻身全球前10,比如海思5nm也能设计。
至于封装测试领域,这是中国最强的,因为这玩意处于产业链下游,也就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这方面,大陆封测三巨头长电科技、华天科技、通富微电已挤进全球前20,长电科技直接干到全球第三。
所以,我们一直最差的是材料、设备,和芯片制造领域,尤其制造是目前最大短板,弘芯正是瞄准这个短板,大做文章。
弘芯三个操盘者名为曹山、龙伟、李雪艳,三人中最高学历不过大专,混江湖、开饭店、倒卖中药啥都干过,唯独没干过芯片。
就这么个草根战队,竟然在2017年成立武汉弘芯半导体,后来号称掌握了14nm及7nm制造技术,以及晶圆级先进封装技术经验,直接把徘徊在14nm的中芯国际都比下去了....
2018—2019年,国产替代情绪高涨,大量芯片项目出来跑马圈地,武汉弘芯也得到武汉大力支持,当时弘芯已拿到几十亿级别的投资。
2019年底,弘芯为了把戏演的更逼真,请来大佬蒋尚义担任CEO,因为蒋尚义的关系弘芯又斥资数亿买到了ASML的7nm光刻机,瞬间成为当红辣子鸡,轰动业界。
在《武汉市2020年市级重大在建项目计划》中,弘芯半导体制造项目以1280亿元总投资额位列第一,堪称全村希望。
这里介绍下蒋尚义,他和张忠谋、张汝京等人经历相似,同为台湾人,同样在美国求学,在美国半导体巨头德州仪器供职。
1997年,蒋尚义回国并供职台积电,当时台积电还不是制造王者,在技术上比英特尔、三星落后几代,和我们现在的情况差不多。
在蒋尚义带领下,台积电先后攻克130nm低介电材料、28nm栅极制程等多项技术,成功反超对手,走向全球顶流。所以,蒋尚义被称为台积电的功勋重臣、中国半导体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做为身经百战的技术大牛,蒋尚义被骗进弘芯做CEO确实可惜,毕竟弘芯画饼功夫无敌。
2019年,蒋尚义进入弘芯时已73岁高龄,“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他本以为能为国产替代大展拳脚,结果是一场噩梦。
贰
蒋尚义入局后,大批半导体专家慕名而来,武汉弘芯也非常会造势,据悉花2倍多的报酬从台积电挖来不少技术人才。
2019年12月,7nm光刻机到货,武汉弘芯为之举办了盛大的进厂仪式,反正营销造势,它是不会缺席的。
武汉重点投资项目、业内大牛加持、外加7nm光刻机、大批技术人才,当时的弘芯已是业界顶流,风头甚至盖过中芯国际。
进入2020年,问题来了。光刻机进厂1个月后,弘芯直接以5.8亿元抵押给银行,后来又被曝出拖欠工程款、公司账户遭冻结等负面消息。
蒋尚义这边,进入弘芯后发现自己完全被架空,什么也做不了,只被用来做对外宣传。煎熬到2020年6月,最终辞职离开,这段经历成为他再不愿提及的噩梦。
去年7月30日,武汉东西湖区政府亲自发布预警:武汉弘芯半导体项目存在较大资金缺口,随时面临资金链断裂风险,项目基本停滞。
随着蒋尚义辞职、武汉官宣弘芯项目停摆,三个创始人不是下落不明,就是被清退,轰轰烈烈的千亿明星半导体项目,就此落幕。
当然,那1000多亿不是全打水漂了,当时弘芯项目主要分两期建成,一期总投资约520亿元、二期约760亿元,但实际落实中,因为弘芯根本没这么长远的规划,导致项目没法推进,最终损失大概在100亿左右。
其实弘芯这种绝非个例,这两年全国造芯热潮下,直接导致行业井喷。
数据现实,截至今年2月,我国已有芯片相关企业6.65万家,仅2020年就注册2.28万家,同比暴涨近两倍。可惜的是,6万多家竟没能设计、制造出一款真正的国产高端手机芯片....
反而曝出不少烂尾的弘芯之流,比如成都格芯,投资超100亿美元,计划建立一条12英寸晶圆厂,结果没投产就停摆;
陕西坤同,本计划投资近400亿元,打造国内首个专注于柔性半导体技术开发与自主化的项目,但2019年底被曝拖欠薪资、最终以“遣散员工”宣布烂尾.....
再往前看,还有震惊全国的汉芯事件:2003年,上海交通大学微电子学院院长陈进教授研制出的“汉芯一号”造假,用美国买来的芯片充当自主研发的高性能芯片,前后骗取上亿元科研经费。
10几年了,国产替代还是在西方封锁与国内选手推后腿的夹缝中奋力求突破,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结语:
过去,我们在科技领域缺背水一战的决心,导致很多遗憾。
这两年国产替代决心是有了,对芯片、软件等行业的扶持启动了,技术人才的待遇也得到大幅提升。
但从弘芯等烂尾项目来看,攻坚不在于大规模铺量,而在于攻克技术难点抓紧补短板。
毕竟芯片这玩意和小商品不一样,不在于一哄而上、遍地造芯,而在于集中力量攻难关,向上突破,然后才能带动整个产业链蓬勃发展。
最后,怎么平衡各地争相占坑与举国之力扶持个别巨头向上突破,其实是个难题....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