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王石写了又删的“千年不遇”通胀“洗劫
时间:2021-04-20 来源:新闻网 人浏览 -
文章来自
大概的意思是说2020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放水,导致了全球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
因为美元,欧元,都是全球化的货币,全球采购,导致了例如小麦,玉米,铁矿石的涨价。
美元,欧元这种全球买买买的收割方式已经使得一些小国扛不住了,比如委内瑞拉。
而即便是大国,包括美国,欧洲在内,这种印钞放水也会导致各种资产一路走高,比如铁矿石涨了,房子的建筑成本要不要涨,车子的制造成本要不要涨,等等等等。
他为什么发了帖子又秒删?因为他意识到自己前地产一哥的身份说这番话,会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
事实上,他猜对了,他的帖子马上就被截图,在各个房产中介群里广为传播,当作推销的话术。
例如:看,没听王石的,后悔了吧,云云。
既然读者问到这个帖子,我们来全面的分析一下吧。
首先,王石说的是事实,当然,也是废话。
这都2021年3月份了,你跟我讲一年前的事情,不是废话是什么?
资本市场的窗口期,一般来讲也就是几天,如果是大宗商品,期货交易,可能几天都没有;但如果是房地产,那会长一点,几个月吧。
无论如何,也没有一年的理儿。
我们常说,买预期,什么叫做买预期?
这个板块,有地铁规划,这个小区门口就是地铁口,规划刚刚有消息,人家内部开会,把草图画出来了,这是预期的第一阶段,你可以买入。
这份规划图纸,拿去审批,中间可能有讨论,但在还没有形成决议之前,总有人清楚,这件事通过的概率是十有八九,这是预期的第二阶段,你可以买入。
等到规划出来,到规划被大范围内认可,中间可能有几周的空窗期,因为消息传播需要时间,这是预期的第三阶段,你可以尝试捡漏。
比如有的房东人在别的城市,他也没有很
三个阶段过去,上涨就开始了,这时候你当然也可以买入,从现在到地铁造好,通车,这个过程中,都是买预期,但是越往后 ,风险越大。
为什么?因为预期在变成现实,消息在落地。
当消息变成现实之后,就会有很多早期进入市场的人,挂牌出售了。当出售者多的时候,你想卖个好价钱,就没有那么容易。
你注意,我只是给你建了一个简化的模型,给你阐述一个预期对这套房子的影响。
事实上,这套房子的价格受到的影响很多,不只有地铁口这一个预期。也许周边还有学校 ,还有医院,和当时的货币政策,甚至宏观大趋势,各种预期都有关联,那是一个综合叠加的过程。
但这个模型很必要,你在理解多元多次方程式之前,肯定要弄清楚一元一次方程式。
弄懂了一元一次方程式,你就知道王石说这个,太迟了。
咱们聊这个话题,是10多个月前,他隔这么久聊这个,还有什么意思?
就像孙猴子说,山上的桃子我已经饱饱的吃了七回了,你这会儿才说,山上有棵桃树,那这句话里的信息含量就是零。
当然,现实中他不是零,为什么呢?就是前文说的传播迟滞效应。
当一件事你以为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的时候,事实上,全世界99%的人,都不知道。
王石这么大的大V说了之后 ,可能才有10%的人知道。
以上就是我对他说这句话的解读。
我们再来看中介的话术,当然,中介不会给你讲什么买预期,也不会讲买预期的几个阶段,更不会讲不同阶段的风险收益比,都不会的。
他们只会给你讲一件事,你不买,你就要忍受货币贬值。
这番说辞,仅仅是话术,如果把话术上升到学术,是下面这段话。
我曾经讲过很多遍,低风险,流动性和高收益,是一个不可能三角形。
举个例子,比如腾讯的股票涨了,你要拿着现金,有流动性,那就没有腾讯股票上涨的收益。
比如腾讯的股票和比特币都涨了,比特币涨得多,但风险也大。你要想享受比特币的高收益,就必然承担远高于腾讯股票的风险。
低风险,流动性,高收益,就像一个三角形的三个点,你总得牺牲点什么。
当然,这只是理论。
理论就是用来打破的。高频交易是可以把三个点都拉满的,但是它牺牲了另一件事,就是极大的抬高了交易成本。
高频嘛,交易的频次太高了,手续费太多了。就好比你的本金100块钱,交易了一年,手续费花了400,那你想想看你怎么才能盈利?
你的100要变成600,扣掉频繁交易产生的400块手续费,你才做到了真正的翻番。
从100变600,在中长线投资人眼里,是个多么可怕的数字。所以在那些中长线投资人,比如炒股的,炒房的人眼里,这么做太疯狂了,耗子都给猫当伴娘了。
你实际上翻了6倍,但自己只能得到1倍,换取的仅仅是流动性,就相当于时刻手握现金,太不值了。
当然,事实上换取的不仅仅是流动性,也规避了下跌的风险。
像炒股的人,你无论持有腾讯的股票还是比特币,只要下跌,就得承受损失,但是高频的人不需要承受这个,他几乎等于零持仓时间。不持仓也就无所谓承受下跌。
当然,换个角度,你也可以认为他相当于在吃自助餐,一次性缴费交足了,毕竟他的手续费之高,比人家亏光都多得多。
我讲这个,是让你理解一件事,如果你想持有货币,享受流动性的同时还保持高收益,那除了高频无路可走。
可是高频天生的交易成本桎梏导致绝大多数走上这条路的人,在短短几个月内,就会输光,确切的讲,是交手续费交的倾家荡产。
路上遇到一条河,能飞的当然飞走了,不能飞的怎么办?绕嘛。
交不起手续费,唯一的办法就是降低交易的频率。冲动是魔鬼,频繁交易是大忌。
治大国如烹小鲜,投资也如烹小鲜,你要是不停的把锅里的鱼翻来覆去,就容易翻烂。
那么怎么才能降低交易的频率呢?光靠忍么?
忍是最难做到的,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听起来平平无奇的一句话,就能挡住绝大多数人的一生。
我告诉你,事实上,只有不方便交易的时候,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才能降低交易的频次。
你想一想,现实中,除了创业,你见过最多的赚到钱的,是什么人?
都是买房的人对吧。炒股的人赚到钱你听过的都挺少,更不要说国际市场里海量的品种。
为什么会是这样?就是房子交易周期过长,出手不便导致的。
事实上,如果你专业一点,会发现,在专业的世界里,投资房产赚钱的人反而是很少的。
就像真正的台球世界里,高手都是打斯诺克的,你之所以平常见到的都是美式黑八,是因为简单易上手,街头很流行。
同样的道理,房地产交易买的周期很长,卖起来周期也很长,这就使得很多人被动的做到了不频繁交易。
你手里有腾讯的股票,点一下鼠标就卖掉了,你手里有套房子,挂出去,来来回回接待了几个月看房的,还没卖掉,你已经烦死了,不想卖了。
所以你拿得住房子,拿不住腾讯股票的。
你看到了,站在专业的角度,房地产不是什么好品种,流动性差,风险和政策挂钩,但是它的天然流动性差,恰好抑制了业余投资人频繁交易的冲动。
那么既然聊到这个,我们再进一步分析下,什么样的房产更容易拿得住?
很简单,距离你长期工作生活地点近的房产,被你装修出租的房产,更容易拿得住。
比如你住在深圳,工作在深圳,生活在深圳,孩子上学在深圳,去西双版纳买一套房子,是一种投资,可是它距离你太远了。无论我们说版纳这个地方未来如何,你都很难拿得住,拿着了也往往是被套牢了,根本卖不掉。
可要是还在深圳,你在公司旁边买了几套房,隔成劏房装修出租 ,你很容易长期持有。
因为隔劏房装修本身是有成本的,你都这么干了,一定是打算长期持有。
如果是这样的考虑,城市很重要,人口流入很重要,板块也很重要,因为现在城市大了,有些大城市某些区域人流入,某些区域人流出,长期前景不一样的。
我们今天聊了很多个点,但我没有给你任何建议。
如果上面这些点你都能思考,就会知道没有通用的建议,因为人不一样,人真的不一样。
没多少人能解决交易成本的问题 ,所以绝大部分人都得在不可能三角形里面做取舍。
而绝大部分人里的大多数,又无法克制交易冲动,所以他们只能选择流动性差的品种。
当然,站在更根本的角度,上述分析不看也罢。因为还有一条以不变应万变的道路摆在你面前。
你根本无需操心天下大势,只要记得一件事:待在相对优秀的群体里,你的日子就不会差。
想一想,哪怕是民国,北大教授不还是拿着280块大洋么?会让他拉黄包车么?他最多感慨两句,写本小说,《拉黄包车的小伙子》,回头还能拿稿费。
所以你只要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努力提升自己的价值,保持在人才的位置上,你终归是过好日子的。因为无论世界怎么变,你始终是相对优秀的嘛。
文章来自微信公众号:记忆承载。欢迎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