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万亿,敲响比特币牛市丧钟
时间:2021-04-24 来源:新闻网 人浏览 -
美国 1.9 万亿的靴子落地,市场又开始躁动。
标普 500 和沪深 300 都有上扬,大宗商品有些已经翻倍,比特币更是创下了新的历史高点。不少朋友觉得牛年到了,市场走强是应该的,不然这头牛岂不是白来了?
诶,先别着急,兆头虽好,但若真是讲理的话,其实不是这个理,不信你想想上一个牛年都发生啥了?
上一个牛年是 2009 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还在发酵中,全球金融市场在这个牛年是熊的不行,直到 2011 年前后,才算是缓了过来。所以上个牛年,只有熊市,牛市并没有因为人们的热切期待而如期到来。
那 2021 这个牛年,市场能不能牛起来呢?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宏观经济形势,以及各金融资产在过去一年的表现,具体投资策略,我们结尾揭晓。
2020 年是不消停的一年,全球经济被新冠病毒折腾一年后,除了中国这一根独苗外,其他国家几乎都是半瘫痪状态。强大如万亿市值的苹果,都在全球各地陆续关店,其他中小企业的日子,尤其是做实体行业的,必然无比艰难。
企业遭殃,重创经济的道理大家都懂,但想要更清楚的了解经济现状,必须要知道新冠造成的重创到底有多重。
经济的通用衡量标准是 GDP 国内生产总值,这个概念的关键在于生产,那当代社会生产的最小单元是什么呢?
有些朋友可能会认为最小的生产单元是每一个个体,劳动能力是以人为单位输出的,所以人不就是最小的生产单元了吗?
这样理解就片面了。
人可以输出劳动力没错,但生产不是有劳动力输出就可以了,只有当劳动力被有效的组织起来,不同的人可以相互协作,共同产出,这才叫生产。
你穿的衣服,用的电脑,玩的手机,吃的辣条,都是流水线的产物,企业将每个人组织起来,形成合作关系,然后通过工厂和流水线来进行产能输出,产品化的过程才能完成。
因此企业,本质上才是最小的生产单元。
所以企业破产的影响,并不只是股票直接归零,割一波韭菜完事,而是会影响未来一段时间的生产能力,只有当个体重新得到了有效的组织,建立了新的合作关系,并追平了之前的产能,影响才会消除。
从这个角度看,疫情对各国的影响都有多大呢?
我们先来看中国。
中国是受疫情影响最轻,也是恢复最快的经济体,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相比 2019 年,一季度受疫情影响最大,出现了负增长,从2季度开始奋起直追,然后用了3个季度的时间,才在经济增长率上追平。
疫情在中国肆虐的时间大致为一个季度,我们用了三倍时间才在经济上完全复苏。
那美国怎么样呢?
下图为美国 2020 年 4 个季度的 GDP 走势图。由图可以看出,疫情对美国的影响比中国要大得多,在庞大的感染人群影响下,即使到了第 4 季度,美国的 GDP 依然在吃力爬坡,即使按照中国的经济恢复速度,最乐观的情况下,美国也要在 2022 年才能完全恢复元气。
除了美国外,根据毕马威的全球疫情报告来看,吃尽了老本的欧洲,受影响情况比美国还要严重,欠发达国家由于医疗水平差,影响则会更大。
所以从经济角度看,2021年很难有大牛市,经济复苏速度如果和预期相符还好,市场情绪起码比较正面,一旦经济复苏过程低于预期,市场普遍看衰的话,熊个两三年,也并不奇怪。
疫情时期的大放水,成就了当前全球金融市场的虚假繁荣,疫情结束之际,就是牛市泡沫炸裂之时,而温暖的春天已经来了。
面对后市,应该采取什么策略应对呢?
我在这有 3 点建议。
第一点是切忌盲目追高。
近期市场已经是绝对的高位,不要再对暴涨抱有幻想,现在入场,一旦市场发生踩踏式下跌,按照宏观经济恢复速度看,起码你要在山顶站岗两年,当刺骨的寒风吹过,吃饱了的早已回家红烛帐暖,而你就只能一个人风萧萧萧兮易水寒了。
第二点是不要恐惧。
听完我上面的话,如果你心生恐惧,决定在未来一段时间里藏好钱袋子,坚决不投资,那倒是也大可不必。市场下跌时你不应该恐惧,而应该贪婪,要贪婪地去接那些低位的筹码,克服恐惧保持理性,会让你在下一个牛市赚大钱。
第三点是多留些现金储备。
这点和投资无关,和生活质量有关。
倘若遇到宏观经济恢复无力的情况,大众的就业市场肯定不乐观,虽然中国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性很小,但毕竟是全球化的时代,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所以不如多留个心眼,放点钱在随时可以取出的地方,以备不时之需。
投资是一条充满荆棘的路,现实中我没有见过哪个人可以在这条路上一帆风顺,那些所谓千倍收益的投资之神,绝大多数都只是活在韭菜的幻想里而已,即使真的是幸存者偏差创造的投资奇迹,但这个奇迹,轮不到你。
做好正确的事,剩下的就交给时间和运气吧。
PS:良药必苦口,实话不中听,希望看到这的你可以听进去这一席实话,觉得有用的话,不如也顺手转发给你身边的朋友吧。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