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也有风险,中国首家银行破产,储户的存款
时间:2021-04-27 来源:新闻网 人浏览 -
投资是一种行为,它有着丰富的哲理。对许多普通百姓来说,这世上最富有的地方,莫过于银行。银行业是一个人人都存钱、人人都取款的金融机构,几乎每天都有大量资金流动。银行业的业务主要是存取和借贷,经营一家银行,所需的资金投入必然非常大,数额之高,令人难以置信。
另外,银行的消费者群体是全社会的公民,因此,在这些群体中赚钱的可能性很大。我们有许多类型的银行,包括国有银行,主要由国家经营,近年来也有一些私人银行,是由个人或个人与当地政府联合创办的银行。
因此,中国的银行仍然是非常庞大的。银行业的角色,就是不断为社会发展提供金融支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对许多人来说,银行的发展总是好的。因此,许多人也想当然地认为,把钱存在银行里,是最安全的。事实上,情况并不一定如此。银行也可以算作金融业,发展银行也是有风险的,所以中国历史上也是有倒闭银行存在的---海南发展银行。
而在中国的众多银行中,国有银行起步较晚,风险较小。因此,私人银行的风险率高于国有银行。第一次出现银行倒闭的先例,是在海南市的本地民营银行海南发展银行,改革开放后,海南省凭借众多优惠政策,银行业发展迅速。随后海南发展银行也得以成立发展。那时,海南发展银行的启动资金并不多,而且是属于地方性质的银行,海南发展银行的基础相对于地方其他银行来说还比较薄弱。
不过,海南发展银行获得了国有企业的支持,其在海南地区的影响力也随之不断提升,毕竟有国有企业做后盾,人们在当时非常信任国有企业,因此,对海南发展银行的信任程度也在不断提高。渐渐地,很多海南市民都开始把自己的钱存在海南发展银行,或者在海南发展银行进行借款等等。因此,海南发展银行的客户资源在不断增加,银行也开始步入蓬勃发展的阶段,赚得越来越多。日益激烈的竞争和破产。
成立后的几年间,海南发展银行的确迎来了自身发展的“春天”,但从其自身性质来看,银行仅仅是一家企业,本身就具有商业性质。对普通企业来说,亏本和赢利必然存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许多行业对银行的冲击也越来越大,其中,与银行竞争最为激烈的是房地产业。
房地产业的发展势头在改革开放之后非常强劲,因此,社会上也有很多钱被吸引到了自己的行业中。许多人选择将钱投资于房地产,也不愿将钱存入银行以获取微薄的利润,因此,投资房产的收益,虽然比等待银行利息的收益要高,更划算。因此,人们在银行减少存款。那时,海南发展银行正面临着存款少、贷款多、入不敷出等严重的资金困境。
更有甚者,即便是海南发展银行自身背负着国有企业的重担,它所贷出的贷款也未能及时收回,由于贷款不断积压,给银行造成大量坏账,大大加剧了银行“穷”的状况。一九九七年,中央银行对海南省进行调查时,发现海南省34个信用社亏损严重,其全部资金加起来也无法偿还自身债务,中央银行又将信用社转给海南发展银行。中央银行的做法,对海南发展银行是最致命的打击,不久,由于资金短缺,海南发展银行倒闭了。
在海南发展银行倒闭后,随之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这其中,最令人担心的,是那些无法收回的欠款如何处理,能否一笔勾销?一笔勾销是否正确、公正?那储蓄有什么用?事实上我们不用担心,国家也有保障条例,保护公民的利益,也就是说,当我们面临银行倒闭时,可以得到50万的保障赔偿。对银行无法收回的欠款,也不能一笔勾销,对借款者而言,无论发生了什么,借款者还是必须履行偿还义务,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
在银行倒闭之后,有相应的机构来接管之前的业务,所以,那些认为银行倒闭后不需要偿还贷款的老赖们还是逃不了债务。尽管存款不能保证百分之百安全,但我国的银行种类繁多,想要发展海南银行的出现也是少数,从总体上看,我国银行业的运行状况还不错。而我们国家还有强大的“中国四大银行”作为支撑,大家也不必过于担心。
不管怎样,银行的发展不会永远是一帆风顺的,而其中必然存在着风险。说到底,银行也是属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有市场就有风险。虽然风险确实存在,但如果我们能正确地找到降低风险的最小方法,我们就能将损失降到最低。我们国家最早一次发生的银行破产,发生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与今天相比已经十分遥远,他给我们的启示是:银行也有风险,但不代表风险就不能降低。
在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今天,国家对银行业也采取了一系列扶持措施,不断推动银行业的发展。政府还开始帮助一些小型银行,解决这些银行存在的问题,减少它们的风险等等。今后,相信在国家的帮助和指导下,银行业将会有更好的发展,破产现象将会更少,为社会大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对于银行的未来,我们仍然有足够的信心。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