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已经把腾讯逼到了十字路口
时间:2021-05-11 来源:新闻网 人浏览 -
相关新闻:
阿里巴巴副总裁:淘宝特价版小程序的申请正在审批中
来源:湾区经济评论
阿里居然历史性地向腾讯低头了。
但这显然不是臣服,而是在反垄断背景下,向腾讯发起的一次降维攻击。
3月17日,有多家媒体爆料称,阿里巴巴计划在腾讯微信上开通淘宝特价版小程序。
3月25日,阿里巴巴副总裁、C2M事业部总经理七公对外正式承认:
的确提交了淘宝特价版小程序的申请,期待和腾讯的合作,但申请仍在审批中。
这是罕见的一幕。
外界普遍认为,这次阿里主动向腾讯缴械投降,是阿里在拼多多快速增长压力下的无奈之举,更是在反垄断压力下,向监管释放对外合作的信号。
但3号技师完全不赞同这样的观点:
淘宝不是真诚地想与微信合作,腾讯也不欢迎淘宝特价版的到来。
因为,这本质上是一场不符合商业逻辑的表演。
看似冰释前嫌的背后,目的是掀起一场更大的战争:
将反垄断之火烧向腾讯。
阿里匍匐进攻,腾讯进退两难。
周鸿祎说,哪家公司都不要忽视,除了腾讯。
这句话,同样适用于阿里。
1
阿里根本不会想要微信的流量,因为这是阿里的底牌。
“那些被淘宝打掉的假货,都去了哪里呢?微信里,朋友圈里,络绎不绝”,2017年,阿里巴巴高管的这段公开言论,真实地体现了阿里对腾讯的态度。
在这充满情绪化的对话背后,其实是商业利益使然:
阿里是个独特商业模式的公司,它不依靠卖货赚钱,而是靠卖流量赚钱,依赖此模式,它积累下巨额的财富。
淘宝的收入主体是广告,通过自己获取的流量变现,流量越闭环,商业溢价能力就越高。
相对应的,对那些不在阿里巴巴掌控之中的流量,它就会极为排斥,因为会对淘宝的流量定价权产生冲击。
2013年,手机淘宝就曾屏蔽了微信跳转至淘宝页面的通道,在封杀微信之前,阿里巴巴先封杀了购物分享网站美丽说和蘑菇街。在2008年的时候,淘宝甚至也屏蔽了百度搜索。
同时,阿里在过去多年购买了大量的流量型公司,比如微博,优酷等,而且都要求拥有绝对控制权。
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这些外部公司的流量,能够在阿里母体里充分变现。
如果像微信或者百度这样的第三方,撕开了一道新兴的免费流量口,将对阿里造成底层商业模式上的冲击。
一个简单的例子是:如果淘宝的小商家们在微信的免费私域流量风声水起,它还愿意回到淘宝吗?还会继续缴纳在阿里的坑位费?
因此,如果淘宝进入微信,那不叫寻找新增流量,而是:
自废武功。
绝顶聪明的阿里,断然不会这么“傻”。
2
微信确实是个诱人的流量池,因为在这片土壤里,滋养了阿里最大的对手——拼多多。
拼多多最新的财报显示,拼多多年度活跃用户已经超过了阿里巴巴。
这可能是中国互联网的转折点:
一家跟淘宝差异并不大的新兴电商公司,可以在如此短时间里实现复制和超越。
这种现象级的增长,背后的核心原因只有一个:
微信的流量。
腾讯曾经因为失败的产品,折戟电商,因此外界普遍认为腾讯不具有电商基因。
然而在过去几年,购物流量的类型已经从主动购买流量,逐渐向朋友推荐型流量迈进。
腾讯迎来了社交流量导入电商的最佳时机,拼多多和小程序零售正在成为腾讯做电商的典型案例。
所以与其说这是拼多多与淘宝的战争,不如说是腾讯与阿里的战斗。
但是,如果因为拼多多的案例,就认为微信可以接受淘宝特价版的到来,那就未免太天真。
第一,微信的流量虽然免费的,但拼多多为了能够获得腾讯的支持,付出了16.5%的股权。这是相对合理的价码,也是商业法则。
第二,微信其本质还是社交工具,张小龙保护已久,过去很多年排斥微信的过度商业化,如果大量电商营销内容充斥微信,必定会引起微信的反弹。
第三,过去多年,阿里和腾讯泾渭分明,更是互联网世界里的两极公司,各自都视对方为最大的战略对手。
如果腾讯接受阿里的进入,那么阿里是否能够接受腾讯产品进入阿里呢?
目前来看,这个事情是无解的,因为大家都心知肚明,淘宝特价版与微信的合作,只是一场刻意而为的表演。
如今的腾讯,我想应该处于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接受阿里,不符合公司商业逻辑。
不接受阿里,陷入反垄断讨伐。
3
一定程度上说,未来几年的商业竞争,商业本身是其次的,每家大公司,其实都是在反垄断的压力下,如履薄冰。
蚂蚁IPO,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被叫停,折射出了顶层对遏制强大的技术平台和科技行业无序扩张的决心。
阿里前车之鉴,让腾讯更是战战兢兢。就在昨天的财报会上,马化腾也首次回应反垄断:将积极配合监管。
淘宝特价版申请进入微信小程序,无疑是将腾讯逼到了十字路口。
接下来,淘宝特价版和微信的走向可能存在两个可能性:
第一、腾讯基于商业目的,拒绝阿里,腾讯引起舆论反垄断的讨伐。
第二、腾讯真正与阿里达成合作,背后推动者应该是更神秘的力量。
新浪财经公众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