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萨达姆执政时期:汽车不是奢侈品,成了人
时间:2021-08-26 来源:新闻网 人浏览 -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世界上的各个国家经济发展十分迅速,都想要在世界站稳脚跟,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而还有一些国家的政府想要通过武力去吞并其他国家,显然这种行为会受到全世界的抵制,经历过二战的全世界人民,不希望再次受到战争的威胁。
在2003年3月20日,美国鲍威尔拿出一瓶不知名粉末,展现在联合国大会上,声称这是伊拉克制造的杀伤性武器。
就这样,美国仅仅用了二十四天时间把萨达姆政府推翻,然而正是因为这场战争,伊拉克人民从此过上了水深火热的日子。
现如今的伊拉克成为了战乱的代名词,要问他们最想要回到曾经的哪个时期,恐怕大部分人的回答都是萨达姆。
01 曾经的中东第一
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在1979年正式上台,从小便生活在贫民区的他非常能够理解生活在最底层人民的痛苦。
当时的他便立下誓言,希望能够帮助这些底层人民脱离那痛苦的生活,事实上,他真的做到了。
想要改变国家的命运,国库就必须要充裕,才能够有资格提出各种社会福利,伊拉克本身就是一个以出产石油为主的国家。
丰富的石油资源保障了他们的生活,萨达姆要求出售石油的资产归为国有,短短几年时间内,伊拉克就拥有了雄厚的财力。
这时的萨达姆也开始了他的社会改造计划,他深知处于最底层的人们没有任何学习知识的时间和精力。
然而没有知识的人在这个社会上终究翻不了身,所以他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把全国国民的教育问题提高上去。
让每一个人都能够接触到书本,接触到知识,让他们真正的打开眼界,去认真地审视眼前的生活。
他颁布了关于教育的政策,只要是伊拉克国籍的适龄青年都可以进入学校学习,且不需要一分钱费用。
萨达姆提出这个方案之后,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欢呼雀跃,此时的他们眼里尽是对课堂的憧憬。
短短几年时间,伊拉克文盲人数急剧骤减,升学率也达到了百分之八十,有了知识,伊拉克人民再也不会因为不识字备受苦难。
在教育政策的推动下,伊拉克的就业环境也得到了很好的提升,就业率有了一个可观的数字。
萨达姆在完成第一目标之后,开始着手准备第二目标,他非常清楚底层人民的生活,一个家庭中总是一个人担起了一家温饱的重任。
平时的一日三餐经常得不到保障,更不用说生病住院,这对一个家庭来说无疑就是灾难。
在萨达姆上台之前,伊拉克从来没有过全民医疗福利政策,人们一旦生了病,就等于在床上等死。
而在萨达姆执政期间,伊拉克的医疗条件得到了大幅度地提升,全国也开展了免费医疗政策。
此条政策的发布,无疑是给人民打了一剂安心针,让他们不再担忧生病以后该怎么办的问题。
除此之外,萨达姆还颁布了老年人退休之后可以领取退休金的政策,让老人不再担忧自己的养老问题。
由于是石油大国,萨达姆也紧紧抓住了这个优势,开展了一系列的强国政策,为的就是能够使伊拉克成为中东,甚至是世界第一强国。
萨达姆对人们的承诺从未忘记,在他当政期间,汽车再也不是每个家庭的奢侈品,成为了人人都买得起的必需品。
在当时的伊拉克,一辆汽车的价格等同于一头羊的价格,如此低廉的价格,让伊拉克人们得到了物质上的满足,每个人家里几乎都停着一辆汽车。
满足人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就要考虑人民的住房问题,很多伊拉克人民依旧没有稳定的居所,终日里四处游荡。
为了给一个居民一个家,萨达姆再次以低廉的价格向公众提供住房使用权,让他们能够拥有属于自己的小窝。
在当时的那个年代,萨达姆的思想无疑是前卫的、先进的,他不仅给予了人民最基础的生活保障,更满足了人民的精神生活。
80年代左右的伊拉克人们平均年收入达到了5500美元,超过了很多国家的总体水平,可以说如果伊拉克这样发展下去,其综合国力不容小觑。
02 逐渐失去光芒
萨达姆到了执政中后期,思想上开始有了巨大的转变,他的眼界不再局限于国内,而是把目光转向了其他国家。
试图想要吞并其他国家,来增强自身的综合国力,然而这个决定也导致了伊拉克再次陷入了灾难。
在1980年,萨达姆毅然发动了双伊战争,试图吞并伊朗,这场战争持续了八年,伊拉克积攒的财力在这场战争中消失殆尽。
原本处于幸福生活的伊拉克人民再次感受到战争的可怕,他们不想再让这场战争持续下去,可是却无能为力。
此时的萨达姆依旧野心勃勃,在停战之后反而将矛头转向了科威特,试图将它塞入囊中。
科威特是当时最大的石油国家,掌握着全世界的石油价格,一旦吞并科威特,便成为了主宰石油的国家,那时的伊拉克不再背负巨额债务。
然而这场海湾战争中,伊拉克并没有占到好处,反而引起了国内大部分人民的不满,很多人因为战争失去了至亲,家园也被破坏。
他们想要推翻萨达姆政府,想要终止这场战争,然而这时的美国愿意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伊拉克人民打倒萨达姆政府。
最终,在美军的帮助之下,萨达姆政府倒台,可究竟为何美国会愿意慷慨解囊呢?
早在萨达姆执政期间,萨达姆便试图撼动美元在全世界的地位,想要用欧元取代美元。
一直以美元作为石油交易的流通货币,在萨达姆的推动之下,伊拉克开始以欧元代替美元。
这对于美国来说无疑是最大的挑衅,要知道美国之所以能够称霸世界,所依靠的就是美元的流通以及军事力量的强大。
美国人就算是坐在家里不劳动,也能依靠外汇兑换作为收入来源,而萨达姆的做法一旦成功,便会引起其他国家的效仿,那时美国的地位便会受到巨大的威胁。
为了摆脱这个威胁,美国政府一直伺机观察,想要把萨达姆置于死地。
在得知伊拉克居民早就不满萨达姆政权之后,美国开始大张旗鼓的发动军队,推翻萨达姆政府。
此后便有了2003年联合国大会上的那一幕,那瓶“洗衣粉”成为了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借口。
狼子野心的美国在推翻萨达姆政府之后,数百亿的石油财富成为了它的囊中之物。
经过战后伊拉克反美组织的统计,美国掠走的黄金和石油资源竟高达20万亿到30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军开支的30年军费。
此时美国的野心暴露在大众的眼前,可此时的美国只是将它轻描淡写地掠过。
在萨达姆政府被推翻之后,萨达姆很快被伊拉克人民抓住,最终在2006年,被处于绞刑,享年69岁。
03 如今的伊拉克
在萨达姆死后,美军信誓旦旦地对伊拉克人民说今后将迎来一个欣欣向荣、自由民主的时代。
然而在不久后,美军就被啪啪打脸,战后的伊拉克成为了全世界最为混乱的国家,伊拉克的人民过着水深火热的日子。
他们痛恨美国,在此后的八年时间内,就有四千多名美国士兵在伊拉克丢掉了性命。
在萨达姆倒台之后,各地出现了恐怖极端组织,试图占领伊拉克,人民的生命安全受到了极大的威胁。
即使是新政府成立,依旧无法改变这种混乱的局面,美军一日站在伊拉克的国土上,伊拉克的人民一刻不会安宁。
因此成立了反美组织,试图想要把美军赶回自己的国家,然而效果微乎其微,美国继续掌控着伊拉克的大权。
此时的伊拉克成为了美国的“殖民地”,而新成立的政府也是美国的傀儡,曾经的萨达姆时代再也不会来临。
而在萨达姆当政期间所设立的社会福利保障政策,被这个新政府所遗忘,人们再次过上了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
而基础教育和医疗设施更是得不到满足,孩子们没有了学校上课,人们生病也没有医院救治。
整个伊拉克陷入了极度恐慌的局面,战后被摧毁的建筑物没有多余的金钱修补,而人民向往的宁静生活也不复存在。
现如今,伊拉克依旧陷入恐怖主义、宗教冲突、安全局势恶化的局面,直到2015年,长达10年的宵禁才被解除,人们终于可以在昏暗的灯光下行走。
可是当初的那些繁华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那破败不堪的街道,人们此时的心里仅仅也只是想着活着就好。
伊拉克是一个很有尊严的国家,起初他们即使生活上再困难,也不会上大街上祈祷,然而战争的折磨,让他们失去了仅有的尊严。
大人也不再拦着孩子们的乞讨,大街上到处可见向外国人祈祷的难民,他们想要活着,想要得到一顿的温饱。
现如今,人们一想起伊拉克,就是充满了同情和恐惧,全世界都心疼伊拉克的遭遇,可却无力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萨达姆时代的辉煌已经不复存在,但长路漫漫,只要意志坚定,就一定能够赶上世界的脚步。
04 小结
人们怀念萨达姆,然而并不是怀念他这个人,而是当时所处的时代,人人不用担心生病、教育,只要安分守己,就能够拥有一份安宁。
当时的伊拉克并非不存在恐怖主义,宗教冲突,只不过萨达姆用强力把这些狠狠地压了下去。
然而没有了萨达姆的压制,这些冲突开始显露,便造成了现如今的局面。
归根到底,伊拉克的遭遇始终是战争导致的结果,如果没有战争,可能伊拉克现如今的发展会处于世界的前沿。
可惜没有如果,伊拉克的悲剧已经成为了既定的事实。
希望伊拉克能够吸取曾经的教训,在今后的发展中顺应时代的潮流,追上时代的脚步,同世界上其他国家一起携手共建一个美好的未来。
战争如此可怕,希望所有的国家引以为戒,在和平与发展这个时代大背景下,不要产生邪恶的想法。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