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在银行门口扎扎堆,放弃利息也要取钱,是
时间:2021-09-02 来源:新闻网 人浏览 -
一、中国是储蓄大国引言
中老年人群体作为我国储蓄的主力军,他们拥有着强烈的储蓄意识和习惯,这为广大的年轻人做了好榜样,但是近期这样的情况却发生了逆转,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古话说:“家有余粮,干就比不干强”,意思是说家中就有富裕的粮食,心里才不会慌。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观念,因此这让中国人有着强烈的防患意识,尤其是对于存钱的意识。据数据统计,截止至2020年我国的居民储蓄量超过了93万亿元,国人的平均储蓄量达到了6.67万元,位居世界前列。但是神奇的是我国的储蓄主力为中老年群体,他们往往习惯将自己的积蓄存入银行,不过近期却发现多个地区出现了老人扎堆在银行门口排队,选择了放弃利息也要取钱,这到底是为何?
中年人成为我国主要的储蓄力量,一来是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当中认为存钱能够在面对突发情况的时候不至于手足无措,而将钱存入银行当中,不仅很安全,同时还有可能获取额外的利息,这对于许多中老年人来说是相当不错的选择。二来是中老年人的收入较为稳定,很多是能够拥有稳定的退休工资,加上他们的日常开销也不大,所以他们一般每个月的退休工资都能有剩余,一有剩余他们也会习惯的将它放入银行保管。
二、年轻人建立储蓄意识
而经过去年的特殊原因导致出现了全球经济难以正常平稳地发展,面对这样的情况,让许多人都没有办法正常的务工挣钱,他们只能够使用自己的储蓄。这段日子对于没有任何储蓄经验和观念的年轻人来说就显得尤为的艰难,不过通过此次之后许多年轻人也纷纷意识到了存钱的重要性,他们也都纷纷开始培养自己的储蓄意识。按理来说年轻人有了储蓄意识之后我国的储蓄量也应当随之提高才对,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一直以来作为储蓄主力的老年人却纷纷到银行取走存款。
那么到底是何原因让中老年人突然间宁愿放弃利息也要去银行取钱?这主要是受三个因素的影响,第一是近期银行倒闭和合并情况频发,由于去年8月份时包商银行宣布倒闭,导致许多储户面临亏损的情况,这一消息一传出就让许多中老年人意识到银行储蓄已经不安全了。而且又有传闻说辽宁省的多家城商行将会合并成沈阳银行,银行的合并就有可能会造成存款利息的减少,因此听闻这一消息的中老年人便纷纷的选择到银行取款,以保证自己的财产安全。
三、储蓄主力放弃利息退出银行
第二个原因是国家加大了对银行的监管力度,银保监会主要是严查银行乱收费、多收费,甚至是银行一味的追求扩大规模而做出的非法放贷行为,并对他们处以严厉的惩治。据统计自监查以来一共查处了5处银行,并对他们处以高达1541万元的罚款。而其中被查处的银行不乏是老百姓平日热衷的银行,这让许多中老年人害怕高昂的罚款会让这些银行因受亏损而转嫁于储户,从而危害到储户的财产安全。
第三个原因其实就是物价上涨人们的生活支出过大了,一直以来中老年人因为收入大于支出,每个月从退休金中取用部分作为生活费,而有剩余存款存入银行。而如今受到大环境的影响,我国的物价上涨较为严重,这不得不要提高中老年人的生活费,导致他们有剩余存款的机会较小,不仅没有钱去银行存,甚至是会出现支出大于收入,退休金不够生活费,这样失去劳动力的中老年人只能花费自己过去的存款,
结语
存款是人们的意识当中防患于未然最直接的办法,而在天灾人祸面前,我们也能够深受到深深的无力,面对突发情况的时候我们大多数情况只能依靠存款来维持,所以每个人都是有储蓄的必要的。尤其是对于年轻人来说,应当尽早地树立起自己的储蓄意识,否则在遇到突发状况的时候只能干着急,而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拥有强烈的储蓄意识固然是好的,不过在储蓄前最好能够先了解清楚银行产品,全力的保护好自己的个人财产。但也同时应当保持适合自己的生活质量,我们不提倡过度消费,但同时也不提倡过度节俭。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