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客绝迹香港!有药房6年三搬铺,生意大跌九成
时间:2021-02-01 来源:新闻网 人浏览 -
疫情阴霾笼罩香港逾一年,访港旅客绝迹,加上本地消费力疲弱,零售行业更一蹶不振,多区吉铺林立。昔日有「不夜天」之称的尖东一带,早年变成「药房街」,专攻游客生意,惟随着相关人数大减,零售市况一片死寂,该区涌现逾半数吉铺,有商户大叹生意额「插水」九成九。有地产代理认为,该区商户组合难以转型,或须待「通关」才有望复苏。
尖东为区内写字楼集中地,更有不少酒吧、夜总会、卡拉OK等店铺落户,故有「不夜天」之称;每逢圣诞节,尖东各座商厦外墙均会挂上各式各样圣诞灯饰,吸引不少游客慕名而来。事实上,尖东打从自由行盛行以来,逐渐演变成「药房街」,主打游客生意,当时几乎每五步便有一间药房,到访内地客络绎不绝。不过,在旅客人数大减下,该区亦变得水尽鹅飞,吉铺连连。
日前到访该区,发现单以地铺计,已有约27间吉铺,几近占该区店铺数目逾半;而于中午时分,人流亦未见旺盛,大多集中于食肆,其他店铺几乎「拍乌蝇」。于尖东上班的陈先生表示,现时该区游客比以前大减,环境感觉更舒适:「以前这一带好多药房,现在商户组合更加日常化,感觉比以前好点。」另同于该区上班、不愿上镜的卢小姐则指,附近许多商店,尤其药房已告结业,到访人流少之又少:「是好很多了,lunch都方便了。」
事实上,上述吉铺数目当中有约12间为药房,占比高逾四成。现时仍于该处经营的商户亦「危危乎」、面临结业,其中「康熙免税大药坊」进驻尖东逾6年,并于同区搬铺多达三次,但面对零售及旅客寒冬,亦无奈蚀本清货「守铺」。
店铺负责人张先生向我们慨叹,由于「封关」,缺乏游客生意支撑,过去一年店铺生意额大跌九成九:「基本上现在都系挨住先,守住间铺;都系蚀本做,补贴又无零售业,好难熬。」他续指,以往尖东一带药房林立,惟现时「结业一间,少一间」,留守的商户基本上亦不会开店营业:「现在都系挨住先,希望等到『通关』,生意会好点。」
虽然尖东吉铺比比皆是,但大部份业主亦未见「劈租」求客。以该区地标铺、东海商业中心地下G7至G9号铺为例,面积近2,800方呎,位处尖东最核心地段,早于2012年由板长寿司创办人郑威涛,以及资深投资者董惠华等有关人士以1.65亿元购入,随后2018年以2亿元及时「甩手」。
此铺位可谓见证尖东铺市兴衰,于2015年由康熙免税大药坊以月租25.5万元租用,而在2017年则抢高19.5万元或近八成,以每月45万元租予板长寿司;惟商户于去年初约满迁出,铺位丢空至今近一年仍未获承租,据代理消息指,铺位目前叫租38万元,较旧租回落约15.6%。至于业主,以账面价计,目前仅获约765万元回报,购入铺位逾两年仍未回本。
由于尖东过往以旅客生意为主,商户组合难以转型,加上该区人流较少,故亦未受短租客青睐,因为不会有流动客过去尖东,短租客无目标商户就不会租这里,根本不适合;无人洽谈,业主自然就不会特别减租。
反观尖沙嘴核心黄金地段铺租则「大劈特劈」,该区旅客访港购物热点海防道,过往获各大品牌争相抢租,而该地段中达大厦地下A及B铺,面积约2,100方呎,早前则透过短租以每月20.8万元,获口罩厂承租;租金较昔日粤港澳湛周生生,于2013年租用该铺的月租高达280万元,即最新短租较高峰期劲减259.2万元或92.5%。
下一篇:没有了